【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系统、车辆及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动车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与传统燃油发动机是截然不同的,混动车会根据电池电量情况及整车控制策略随时调整发动机是否运行,曲轴箱通风系统在较高的怠速工况下曲压将变为正压,排放无法满足要求。为此,相关技术设置有文丘里结构与曲轴箱连通,通过文丘里结构形成负压,以在发动机的高负荷工况下确保曲轴箱压力满足需求。
2、然而,相关技术中文丘里结构的进气量难以保证,进气量过大容易导致气体的机油携带量超标,出现曲轴箱窜油的问题,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通风系统,能够在设置有文丘里结构的基础上,降低汽油携带量超标的几率。
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通风系统的车辆。
3、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通风系统的调节方法。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通风系统,应用于发动机,包括增压器、
...【技术保护点】
1.通风系统,应用于发动机,包括增压器、曲轴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增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增压器的输出端,所述曲轴箱设置有废气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调节阀和控制组件,所述调节阀连接于所述分流管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通路的流量;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检测发动机的转速,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检测发动机处于第一负荷状态或第二负荷状态,所述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二负荷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增压器处于增压状态,其中,处于所述第一负荷状态的所述发动机的扭矩小于处于
...【技术特征摘要】
1.通风系统,应用于发动机,包括增压器、曲轴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增压器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增压器的输出端,所述曲轴箱设置有废气腔,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还包括调节阀和控制组件,所述调节阀连接于所述分流管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通路的流量;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调节阀连接,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检测发动机的转速,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检测发动机处于第一负荷状态或第二负荷状态,所述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二负荷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增压器处于增压状态,其中,处于所述第一负荷状态的所述发动机的扭矩小于处于所述第二负荷状态的所述发动机的扭矩,或者,处于所述第一负荷状态的所述发动机的功率小于处于所述第二负荷状态的所述发动机的功率;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在发动机处于第二负荷状态时,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所述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进气歧管,所述进气歧管用于连通燃烧室,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废气腔连通,所述控制组件能够检测所述进气歧管的压力情况,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进气歧管处于正压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二负荷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能够获取发动机的扭矩值,所述控制组件被配置为:在所述扭矩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判断所述发动机处于所述第二负荷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控制所述调节阀,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系统包括进气歧管、油气分离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进气歧管用于连通燃烧室,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油气分离器设置有第一储油腔,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废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储油腔与所述进气歧管通过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婷婷,管奇贤,夏志鹏,夏英子,王文琦,张赛,郭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