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雨凇专利>正文

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38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2
本技术涉及储存装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该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主体、玻璃罩和防护垫,所述主体顶部通过卡合的形式连接所述玻璃罩,所述主体内部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块,所述滑块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端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所述主体内壁,直至限位块转动到契合限位孔,通过弹性件的回弹力,第二弹性件拉动衔接板进行移动,衔接板移动带动框架移动,框架带动防护垫移动到玻璃罩的内壁处,当文物被主体带动倾倒时,文物落在防护垫上,对倾倒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有效的防止了因储存装具倾倒导致文物栓坏,体现了此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存装具,具体为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


技术介绍

1、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它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是指具体的物质遗存,它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必须是由人类创造的,或者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第二,必须是已经成为历史的过去,不可能再重新创造的。

2、当需要对文物进行展示储存时,就需要使用到储存装具,通过存储装具对文物进行储存的同时进行展示,但是现有储存装具在对文物进行陈列展示时,观看人员不小心撞击到储存装具导致储存装具倾倒从而导致文物损坏,现有的储存装具不能在倾倒的同时对文物进行防护,以致提高了使用成本。

3、且现有的储存装具在对文物进行展示后,不能把完成展示的文物收纳起来,当需要对文物进行收纳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进行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包括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包括主体(1)、玻璃罩(2)和防护垫(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通过卡合的形式连接所述玻璃罩(2),所述主体(1)内部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块(10),所述滑块(10)远离所述支撑板(7)的一端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所述主体(1)内壁,所述支撑板(7)远离所述滑块(10)的一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螺纹块(8),所述支撑板(7)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框架(5),所述框架(5)内部通过紧固件连接防护垫(6),所述框架(5)底部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衔接板(16),所述衔接板(16)上开设有限位孔(17),所述限位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包括主体(1)、玻璃罩(2)和防护垫(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顶部通过卡合的形式连接所述玻璃罩(2),所述主体(1)内部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一侧通过紧固件连接滑块(10),所述滑块(10)远离所述支撑板(7)的一端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所述主体(1)内壁,所述支撑板(7)远离所述滑块(10)的一端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螺纹块(8),所述支撑板(7)通过滑动的形式连接框架(5),所述框架(5)内部通过紧固件连接防护垫(6),所述框架(5)底部通过焊接的形式连接衔接板(16),所述衔接板(16)上开设有限位孔(17),所述限位孔(17)一侧设有限位块(18),所述限位块(18)固定连接旋转柱(19),所述旋转柱(19)一端通过转动的形式连接立柱(21)一端,所述旋转柱(19)远离所述立柱(21)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机(20),所述第一电机(20)通过输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柱(19),所述衔接板(16)通过紧固件第二弹性件(15)一端,所述第二弹性件(15)远离所述衔接板(16)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支撑板(7),所述主体(1)外壁通过紧固件连接位移传感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陈列品储存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0)通过衔接杆连接所述支撑板(7)底部,所述限位块(18)契合所述限位孔(17),所述防护垫(6)在所述衔接板(16)上呈等间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物陈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凇
申请(专利权)人:李雨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