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路连接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cn112682602a公开了一种对接位置可调的管路组件,该管路组件是通过在限位座和活动座之间设置一耦接构件,以借助耦接构件使得安装在所述活动座上的管路能够相对所述限位座能够移动。但是这样一来,所述限位座和所述活动座之间就势必要留有供所述活动座活动的间隙,否则所述活动座无法在平面方向上活动。然而留有间隙的话,空气中的灰尘等异物就容易进入所述间隙,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将会减小所述管路的活动空间,甚至有可能会使管路活动功能丧失。
2、为此,现有技术cn216789519u设计了一种防尘管路安装组件,该防尘管路安装组包括一第一弹性防尘件,其中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被可受力形变地固定于限位座和可动座之间,以封盖限位座和可动座之间的间隙,通过第一弹性防尘件能够防止灰尘和其它杂物进入可动座和限位座之间的间隙。
3、但是这样设计的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会占用所述可动座移动的空间,从而使所述活动座纠偏的幅度变小。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是采用卡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限位座和所述活动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需要被扣在所述活动座和所述限位座之间,这样一来,在安装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时,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由于两侧分别需要与所述活动座和所述活动座扣压,因此所述第一防尘件安装起来就非常复杂,且安装过程也过于繁琐,降低了装配的效率。
4、此外,一旦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装配出现了位置偏差,而所述第一弹性防尘件是安装在所述限位座和所述活动座之间的间隙
5、另外一方面,由于所述耦接构件是设置在所述活动座和所述限位座之间的,而活动座和限位座之间的间隙较小,且限位座上又固定地设置在管路安装组件,因此给组装装配工作带来困扰。
6、此外,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防尘管路安装组件第二弹性防尘件,并外套设在固定构件外。由于弹簧具有弹性,在将第二弹性防尘件装配在所述固定构件外时,势必会使弹簧受力,从而导致弹簧发生形变,形变后的弹簧会进一步给第二弹性防尘件的装配带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中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便于装配,提高了装配的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使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
2、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中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在达到防尘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较高的纠偏幅度。
3、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中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能够在达到较好的防尘效果的同时,减少占据的空间,缩小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的体积。
4、本技术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中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在具有较大的纠偏位移的情况下,还能够占据相对较小的空间。
5、为达到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包括:
6、一连接器主体,其中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中部具有一安装通道;
7、一耦接构件;以及
8、一输送管件,其中所述输送管件通过所述耦接构件被可浮动地限位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所述安装通道;
9、两密封组件,每个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弹性密封件和一压封盖,所述弹性密封件具有一盖封部和至少一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盖封部延伸而凸出所述盖封部所在的平面,并形成至少一通口,所述压封盖形成与所述通口同轴的一装配口,供所述管体部穿过,一个所述密封组件的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被安装于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顶部之间,且所述压封盖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顶部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受压密封地保持在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顶部之间,所述管体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口,此外,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通口的内壁包接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部的外壁,并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通口,另一个所述密封组件的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被安装于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另一侧顶部之间,且所述压封盖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另一侧顶部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受压密封地保持在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另一侧顶部之间,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口,此外,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通口的内壁包接在所述管体部的另一端部的外壁,并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通口。
10、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输送管件包括至少一管体部,其中所述管体部至少部分被设置沿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面成预定角度的竖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安装通道,并且所述管体部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两端分别形成一对接口,其中两个所述对接口之间形成一输送通道,所述输送管件包括一安装板,其中所述管体部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形成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
11、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耦接构件被设置为至少三个拉簧。
12、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连接器主体承载所述盖封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环状凸肋,用以支撑所述盖封部。
13、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延伸部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具有自所述盖封部沿竖向朝远离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方向延伸的一第一弯折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向靠近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部延伸的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底部形成所述通口,更优选地,所述第二弯折部底部进一步朝远离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一贴紧部,用以包紧所述管体部。
14、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管体部在与所述贴紧部贴紧处形成一环形凹槽,用以贴紧并卡接所述贴紧部。
15、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还包括至少一组轴向纠偏组件,所述连接器主体沿着垂直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垂直方向延伸的至少一安装通孔,所述轴向纠偏组件被固定于所述安装通孔,所述轴向纠偏组件包括一可动销、一弹性件以及一封藏构件,所述封藏构件形成一隐藏腔、与所述隐藏腔连通的一插入口以及与所述隐藏腔连通的一伸出口,所述封藏构件被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弹性件被设置在所述隐藏腔,并套接在所述可动销,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封藏构件形成所述插入口的一端部,所述可动销具有的一第一端穿过所述隐藏腔,并沿着所述安装通孔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可动销的一封腔件,用以封盖所述隐藏腔的所述伸出口,所述可动销具有的一第二端被抵压在所述封藏构件的所述隐藏腔外的所述插入口,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被抵压在所述封腔件朝向所述隐藏腔的一侧。
16、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封腔件被设置为一滑动筒,即所述封腔件具有一筒底和自所述筒底周沿而沿延伸而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垂直方向形成的一筒壁,其中所述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件包括至少一管体部,其中所述管体部至少部分被设置沿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面成预定角度的竖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安装通道,并且所述管体部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两端分别形成一对接口,其中两个所述对接口之间形成一输送通道,所述输送管件包括一安装板,其中所述管体部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形成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构件被设置为至少三个拉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还包括一可拆引导销,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沿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面垂直的一个竖直方向设置至少一销孔,其中所述可拆引导销被保持在所述销孔中,并在所述可拆引导销任一一端受力后,随着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移动而自动地移离所述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主体承载所述盖封部的两侧分别形成一环状凸肋,用以支撑所述盖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具有一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具有自所述盖封部沿竖向朝远离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方向延伸的一第一弯折部以及自所述第一弯折部向靠近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部延伸的一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底部形成所述通口,所述第二弯折部底部进一步朝远离所述连接器主体的方向延伸形成一贴紧部,用以包紧所述管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腔件被设置为一滑动筒,即所述封腔件具有一筒底和自所述筒底周沿而沿延伸而沿垂直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垂直方向形成的一筒壁,其中所述筒壁更好地封盖所述伸出口,从而避免杂物进入所述隐藏腔,所述筒底中部形成一筒孔,供所述可动销的所述一第一端穿过,穿过后的所述可动销的所述一第一端形成截面直径大于所述筒孔的截面尺寸的一扩径部,用以阻止所述封腔件从所述第一端滑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藏构件包括一螺筒件以及一螺圈件,所述螺筒件具有一筒头部和一筒身部,其中所述筒头部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截面尺寸,所述筒身部适于穿过所述安装通孔而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圈件,所述螺筒件中部形成穿过所述筒头部和所述筒身部的通道,以形成所述隐藏腔,所述螺圈件的中部具有一套接通道,其中形成所述套接通道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筒身部外壁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以使所述螺筒件能够穿过所述套接通道而被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圈件,此外,所述螺圈件的截面直径大于所述安装通孔的截面直径,以使所述封藏构件能够被固定在所述安装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或9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销的中部设置一中空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件包括至少一管体部,其中所述管体部至少部分被设置沿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面成预定角度的竖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安装通道,并且所述管体部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两端分别形成一对接口,其中两个所述对接口之间形成一输送通道,所述输送管件包括一安装板,其中所述管体部被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一端被固定于所述安装板,其中所述耦接构件的另一端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形成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构件被设置为至少三个拉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还包括一可拆引导销,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沿与所述连接器主体顶面垂直的一个竖直方向设置至少一销孔,其中所述可拆引导销被保持在所述销孔中,并在所述可拆引导销任一一端受力后,随着所述连接器主体的移动而自动地移离所述销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浮动地管道连接器两密封组件,每个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一弹性密封件和一压封盖,所述弹性密封件具有一盖封部和至少一延伸部,其中所述延伸部自所述盖封部延伸而凸出所述盖封部所在的平面,并形成至少一通口,所述压封盖形成与所述通口同轴的一装配口,供所述管体部穿过,一个所述密封组件的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被安装于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顶部之间,且所述压封盖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顶部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受压密封地保持在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一侧顶部之间,所述管体部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口,所述延伸部形成所述通口的内壁包接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部的外壁,并且所述管体部穿过所述通口,另一个所述密封组件的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被安装于所述压封盖和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另一侧顶部之间,且所述压封盖被固定于所述连接器主体的另一侧顶部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所述盖封部受压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瑾,于坤,高剑,苏晓亮,严丁刘,高健峰,武东,赵泽宇,徐祝平,杨计玲,张星群,游宏博,吴志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