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129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属于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技术领域,其步骤为:获得双馈风电机组的暂态能量函数,包括风力机子系统能量函数、发电机及励磁机子系统能量函数和网侧子系统能量函数;根据暂态能量函数,获得双馈风电机组的能流功率,包括风力机子系统能流功率和发电机及励磁机子系统能流功率;获得运行参数变化时风电机组能流功率的变化率,包括风力机子系统能流功率变化量和发电机及励磁机子系统能流功率变化率;通过分析风电机组在正阻尼和负阻尼两种情况下的能流功率变化率,实现对次同步振荡源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具体涉及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逐步提高及风电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风机并网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及时找出振荡源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机组大面积脱网,对于风电场的正常运行是非常重要的。

2、暂态能量流法(初期称为振荡能量法)最早应用于低频振荡源的定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将暂态能量流法应用于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中,推导了双馈风电机组及其风力机子系统、发电机及励磁子系统的暂态能量函数,计算暂态能量流。对暂态能量流曲线进行线性拟合,拟合的斜率称为能流功率。若机组阻尼为负而发生次同步振荡,则机组产生暂态能量,能流功率为正值。以机组向外输出能量为正值作为参考方向,能量函数为正表示向外发出能量,能量函数为负则表示吸收消耗能量。这样根据机组输出暂态能量实现风电场内振荡源机组定位。

3、对于风电机组来说,运行时风力机叶片空间位置周期性变化造成的塔影效应和风剪切使风力机机械转矩出现周期性波动,这是风电机组固有的特性。这种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当输入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风力机子系统的能量函数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量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发电机及励磁机子系统能量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量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当输入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风力机子系统能流功率为:p>

5.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率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当输入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风力机子系统的能量函数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量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发电机及励磁机子系统能量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机组能流功率变化量的双馈风电场内次同步振荡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当输入风速小于额定风速时,风力机子系统能流功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娜郭嘉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