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1221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1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安装在底盘,行走结构包括安装在底盘的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具有底部开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上侧通过球铰连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外支架,所述内支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内支架的四周与所述外支架内侧具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8mm。本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内支架和外支架的配合结构,利用升降油缸与内支架通过球铰连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升降行走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如翻板式卸车机等一些大型底盘卸车设备中,为了方便调整作业位置,多会设置可伸缩的行走轮,以在作业时将行走轮收缩,在调整位置时将行走轮伸出。如申请号为202022289389.x所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卸车平台的行走机构,其通过设置了油缸和支撑杆,以实现行走轮的升降。现有的产品中,在底盘设置导向框,行走轮设置在导向框内的导向块,以引导行走轮升降移动,油缸直接固连在行走轮的安装座上。

2、由于该类底盘及底盘上设备重量往往较大,为了使得导向块和导向框之间受力均衡,且提高导向块的抗弯强度,导向块多采用框架式结构。受限于导向块和导向框的加工和装配精度,导向块与导向框之间往往具有间隙,且在横向冲击力的反复作用下,导向块的框架结构和导向框容易进一步的产生变形,以导致配合间隙出现,进而导致导向框向油缸传递横向力矩,引起油缸受横向力过大导致的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备升降行走结构,通过优化设置了内支架和外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安装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盘的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具有底部开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上侧通过球铰连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外支架,所述内支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内支架的四周与所述外支架内侧具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间隙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包括外支架框、设置在所述外支架框内的导向套,所述内支架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的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安装在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盘的外支架,所述外支架具有底部开放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内支架,所述内支架的上侧通过球铰连接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上端连接在所述外支架,所述内支架的底部设有行走轮,所述内支架的四周与所述外支架内侧具有配合间隙,所述配合间隙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间隙为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架包括外支架框、设置在所述外支架框内的导向套,所述内支架设置在所述导向套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包括四个呈l形的角架体,各所述角架体分别位于所述外支架框的四角处。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升降行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峰张伟宗新龙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群峰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