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补热储能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1116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40
一种太阳能补热储能发电系统,包括膨胀机、压缩机、高温逆流换热器、中温逆流换热器、第一工质泵、液力发电机、第一储液罐、蓄冰池、高温水储罐、中温水储罐、低温水储罐、第二储液罐、太阳能补热系统、第二工质泵、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冷凝器等部分组成;其中压缩机与膨胀机并联在蓄冰池与高温逆流换热器之间;第一工质泵与液力发电机并联在第一储液罐与中温逆流换热器之间;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出口和膨胀机的出口相连,出口分别与液力发电机入口和第二储液罐相连;所述第二储液罐分别与第一工质泵出口和液力发电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工质泵与中温逆流换热器并联;高温水储罐,经高温逆流换热器,与中温水储罐相连;中温水储罐,经中温逆流换热器,与低温水储罐相连;太阳能补热系统与高温水储罐的两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储能,特别涉及到热力学储能技术。


技术介绍

1、储能技术是当今能源领域的重要革新力量,它不仅对于推动能源的转型与优化具有深远的影响,更是引领国内能源创新、助力我国在全球能源战略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要素。当前,我国储能产业正处于由初步商业化阶段向广泛规模化应用的过渡期,不论是在技术研发、项目落地示范,还是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与政策环境的构建上,都呈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

2、现阶段,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以及各种前沿的新型储能技术,都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些技术也各有短板:有的技术能量密度并不理想,有的循环效率低下,有的投资成本过高,有的使用寿命偏短,有的受地理条件限制较大,有的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因此,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能源的高效利用,更对实现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改进目前能源储存与发电技术的局限,本专利技术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补热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补热系统;所述储能发电系统包括膨胀机、压缩机、高温逆流换热器、中温逆流换热器、第一工质泵、液力发电机、第一储液罐、蓄冰池、高温水储罐、中温水储罐、低温水储罐、第二储液罐、第二工质泵、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冷凝器、循环介质、以及储热介质组成;所述压缩机与膨胀机并联在蓄冰池与高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之间;所述第一工质泵与液力发电机并联在第一储液罐与中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之间;所述高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与中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相连;所述第一储液罐与蓄冰池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出口和膨胀机的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补热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能发电系统和太阳能补热系统;所述储能发电系统包括膨胀机、压缩机、高温逆流换热器、中温逆流换热器、第一工质泵、液力发电机、第一储液罐、蓄冰池、高温水储罐、中温水储罐、低温水储罐、第二储液罐、第二工质泵、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冷凝器、循环介质、以及储热介质组成;所述压缩机与膨胀机并联在蓄冰池与高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之间;所述第一工质泵与液力发电机并联在第一储液罐与中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之间;所述高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与中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相连;所述第一储液罐与蓄冰池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入口分别与压缩机的出口和膨胀机的出口相连,出口分别与液力发电机的入口和第二储液罐相连;所述第二储液罐分别与第一工质泵的出口和液力发电机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工质泵与中温逆流换热器的循环介质通道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补热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补热系统的太阳能集热系统是光热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太阳能补热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长宇丁式平何慧丽祝帝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