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古建筑物养护,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1、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是专门为古代建筑物设计的系统,在保护古建筑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主要通过高压喷射细水雾的方式,实现古建筑的保湿降温、除尘防火、湿度调节等功能。该装置包括高压泵、喷嘴、管道网络和控制系统等组件,可以根据需要对古建筑进行精确的雾化控制。通过这种方式,多功能集成装置能够给古建筑提供适宜的湿度和温度环境,减少腐蚀和损坏,并且可以有效地保护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
2、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105290.3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古建筑高压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设置在古建筑内的用于控制供水通断的主机、用于盛放水源的水箱、用于探测烟雾的感烟探测器、喷雾支架以及喷雾管路;所述主机上方设置所述水箱,水箱和主机连通,水箱上端竖向设置立杆,所述立杆上端设置所述感烟探测器,所述感烟探测器和主机导线连接;所述喷雾支架呈矩形框架状设置在古建筑内,喷雾支架上设置所述喷雾管路,所述喷雾管路和所述主机连通;
3、该结构在使用时,采用高压细水雾技术进行灭火,消防管路的安装方便省力,避免在古建筑打孔安装,不破坏古建筑结构,可及时发现古建筑内火情并作出早期扑救,是古建筑消防领域上的创新,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比较存在局限,仅仅适用于某一处区域,造成该结构在使用时适应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托架1,所述托架1上设置有养护组件;
3、所述养护组件包括设置在托架1上用于存水的水箱2,所述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支撑的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上开设有若干个放置槽4;
4、所述支撑板3的底部设置有与支撑板3可拆卸连接并用于托举的第一横杆5;
5、所述第一横杆5的底部并排设置有若干个聚流筒6,且各所述聚流筒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喷水的喷头7;
6、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横杆8,两个所述第二横杆8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横杆8可拆卸连接的托块9,两个所述托块9上分别开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0,且各所述限位槽10内分别设置有与托块9可拆卸连接的水泵11,两个所述水泵11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导流管12,且各所述导流管12分别延伸至第一横杆5两侧的聚流筒6上,所述导流管12的输入端与水箱2相连通,所述托架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机13,且各所述第一电机1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均安装在托架1上的第二电机14,所述第一电机13和第二电机14上分别设置有扇叶15;
7、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水泵启动,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源通过导流管分别注入各个聚流筒内进行聚拢,水源在聚流筒内聚拢之后通过喷头喷出,实现对建筑物的保湿降温、除尘防火、湿度调节等功能;
8、可选的,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托架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机,且各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均安装在托架上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上分别设置有扇叶,所述托架上设置有两个用于托举的立杆,且各所述立杆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底板;
9、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扇叶旋转,装置可以飞行至其余的建筑物顶部,以便于实现对不同区域建筑物进行养护的功能,装置有由立杆和底板对托架进行支撑,以便于装置罩设在建筑物上。
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通过设置养护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通过各个结构的相应配合使用,装置由立杆和底板对托架进行支撑,以便于装置罩设在建筑物上,同时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驱动扇叶旋转,装置可以飞行至其余的建筑物顶部,以便于实现对不同区域建筑物进行养护的功能;
12、通过水泵将水箱内的水源通过导流管分别注入各个聚流筒内进行聚拢,水源在聚流筒内聚拢之后通过喷头喷出,实现对建筑物的保湿降温、除尘防火、湿度调节等功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托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上设置有养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横杆(8),两个所述第二横杆(8)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横杆(8)可拆卸连接的托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块(9)上分别开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0),且各所述限位槽(10)内分别设置有与托块(9)可拆卸连接的水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水泵(11)的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导流管(12),且各所述导流管(12)分别延伸至第一横杆(5)两侧的聚流筒(6)上,所述导流管(12)的输入端与水箱(2)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电机(13),且各所述第一电机(13)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均安装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托举的立杆(16),且各所述立杆(1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底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托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1)上设置有养护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用于支撑的第二横杆(8),两个所述第二横杆(8)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与第二横杆(8)可拆卸连接的托块(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托块(9)上分别开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槽(10),且各所述限位槽(10)内分别设置有与托块(9)可拆卸连接的水泵(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古建筑用高压细水雾多功能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小平,王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国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