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油机构,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及运动方法。
技术介绍
1、内部具有机械结构的产品往往需要在具有相对运动的器件之间的接触面上涂抹润滑脂,以避免机械磨损。通常采用人工涂油的方式,工作人员戴上操作手套,用手指蘸取润滑脂以涂抹在产品需要涂油的表面。人工涂油不仅效率低,且容易涂抹不到位,影响后续加工作业,影响最终成型产品的品质。
2、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2311687045.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涂油机构,包括上油机构,上油机构包括出油嘴;放置结构,用于放置待涂油产品;运动机构,运动机构上安装有存油轮,存油轮上设置有存油结构;运动机构可控制存油轮运动到与出油嘴相对的位置上,以使出油嘴在存油结构上涂油;运动机构还可将存油轮运动到与待涂油产品配合的位置,以使存油结构与待涂油产品连接后,运动机构能够驱动存油轮转动,以给待涂油产品涂油。此机构首先通过出油嘴,将润滑脂涂抹在存油轮的存油结构上,再通过运动机构,将存油轮运动到与待涂油产品配合的位置;即存油结构补油时需要回到上油机构处,动作过程复杂,上油效率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及运动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电磁切换机构(2)、蠕动泵(3)、丝杠(4)和支撑架(5),电机(1)、电磁切换机构(2)、蠕动泵(3)和丝杠(4)安装于支撑架(5)上,蠕动泵(3)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丝杠(4)前端设置有第二传动组,电磁切换机构(2)的输出端设置有活动连杆架(6),活动连杆架(6)将电机(1)与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中的任一连接,丝杠(4)用于驱动注油针运动,蠕动泵(3)与供油设备连接,用于向注油针送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动连杆架(6)包括:旋转轴(7)、上支臂(8)、第一下支臂(9)和第二下支臂(10),旋转轴(7)转动连接于支撑架(5)上,上支臂(8)、第一下支臂(9)和第二下支臂(10)均连接于旋转轴(7)同侧并同步转动,第一下支臂(9)和第二下支臂(10)之间成锐角,第一下支臂(9)端部连接有蠕动泵连接齿轮(11),第二下支臂(10)端部连接有丝杠连接齿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电磁切换机构(2)包括磁铁(14)和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1)设置为碳刷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架(5)包括三层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16)用于连接线圈电磁铁(15)和蠕动泵(3),第二支撑平台(17)用于连接电机(1)、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第三支撑平台(18)用于连接丝杠(4),活动连杆架(6)连接于第一支撑平台(16)和第二支撑平台(17)之间,且上支臂(8)位于第一支撑平台(16)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当电机(1)输出端的电机齿轮(13)与蠕动泵连接齿轮(11)连接时,蠕动泵连接齿轮(11)同时与第一传动组连接,当电机(1)输出端的电机齿轮(13)与丝杠连接齿轮(12)连接时,丝杠连接齿轮(12)同时与第二传动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组设置为齿轮组,第一传动组包括:第一双联齿轮(21)、第二双联齿轮(22)、第三双联齿轮(23)、第四双联齿轮(24)和蠕动泵轴齿轮(25),第一双联齿轮(21)的大齿轮与蠕动泵连接齿轮(11)啮合,第一双联齿轮(21)的小齿轮与第二双联齿轮(22)的大齿轮啮合,第二双联齿轮(22)的小齿轮与第三双联齿轮(23)的大齿轮啮合,第三双联齿轮(23)的小齿轮与第四双联齿轮(24)的大齿轮啮合,第四双联齿轮(24)的小齿轮与蠕动泵轴齿轮(25)啮合,蠕动泵轴齿轮(25)安装于蠕动泵(3)的驱动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传动组设置为齿轮组,第二传动组包括:第五双联齿轮(26)、第六双联齿轮(27)、第七双联齿轮(28)和丝杠轴齿轮(29),第五双联齿轮(26)的大齿轮与丝杠连接齿轮(12)啮合,第五双联齿轮(26)的小齿轮与第六双联齿轮(27)的大齿轮啮合,第六双联齿轮(27)的小齿轮与第七双联齿轮(28)的大齿轮啮合,第七双联齿轮(28)的小齿轮位于第二支撑平台(17)下方,并与丝杠轴齿轮(29)啮合,丝杠轴齿轮(29)安装于丝杠(4)的驱动轴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双联齿轮的尺寸小于25mm×22mm×11mm。
10.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的运动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体运动步骤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电磁切换机构(2)、蠕动泵(3)、丝杠(4)和支撑架(5),电机(1)、电磁切换机构(2)、蠕动泵(3)和丝杠(4)安装于支撑架(5)上,蠕动泵(3)前端设置有第一传动组,丝杠(4)前端设置有第二传动组,电磁切换机构(2)的输出端设置有活动连杆架(6),活动连杆架(6)将电机(1)与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中的任一连接,丝杠(4)用于驱动注油针运动,蠕动泵(3)与供油设备连接,用于向注油针送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活动连杆架(6)包括:旋转轴(7)、上支臂(8)、第一下支臂(9)和第二下支臂(10),旋转轴(7)转动连接于支撑架(5)上,上支臂(8)、第一下支臂(9)和第二下支臂(10)均连接于旋转轴(7)同侧并同步转动,第一下支臂(9)和第二下支臂(10)之间成锐角,第一下支臂(9)端部连接有蠕动泵连接齿轮(11),第二下支臂(10)端部连接有丝杠连接齿轮(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电磁切换机构(2)包括磁铁(14)和线圈电磁铁(15),磁铁(14)安装于上支臂(8)端部的磁铁座(15)内,线圈电磁铁(15)安装于支撑架(5)的顶板,线圈电磁铁(15)通电后与磁铁(14)吸引或排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电机(1)设置为碳刷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上油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支撑架(5)包括三层支撑平台,第一支撑平台(16)用于连接线圈电磁铁(15)和蠕动泵(3),第二支撑平台(17)用于连接电机(1)、第一传动组和第二传动组,第三支撑平台(18)用于连接丝杠(4),活动连杆架(6)连接于第一支撑平台(16)和第二支撑平台(17)之间,且上支臂(8)位于第一支撑平台(16)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玲玲,陈伟杰,黄世贵,曹天保,孙望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伟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