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90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为开发更加安全有效的RNA递送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包含脂肪酸或胆固醇偶联多肽的纳米脂质颗粒,该脂质颗粒可以在微流控纳米药物制备系统中快速包载体外合成的环状RNA,且其平均粒径为100‑200nm。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载环状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可以往细胞中高效递送环状RNA,促进外源基因的表达。与不含脂质多肽的经典纳米脂质颗粒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含脂肪酸或胆固醇偶联多肽的纳米脂质颗粒可以显著提高外源基因的表达量,在核酸递送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


技术介绍

1、编码蛋白的rna(比如mrna)已成为一类新的治疗药物,在病毒疫苗、蛋白质替代疗法、癌症免疫疗法、细胞重编程和基因组编辑等领域被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由于rna在体内外环境中均不稳定,容易被降解而失活,所以常规的药物递送系统难以满足rna的递送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有效和稳定的递送系统,以避免rna的降解,并允许细胞摄取和rna释放,使rna在体内发挥出治疗作用。

3、迄今为止,各种各样的rna递送材料(包括脂质、类脂质材料、聚合物和蛋白质衍生物等)已经被开发出来,并开发出了各种对应的rna递送系统。在这些递送系统中,纳米脂质颗粒(lnp)具有包封效率高、稳定性好、细胞毒性低的优势。同时,lnp还能提高免疫功效,产生强大的免疫反应。以上这些优势最终使得lnp成为目前最常见的rna递送系统,并已成功进入临床用于mrna的递送。例如:美国的fda已经批准的moderna covid-19疫苗以及biotech和pfizer covi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颗粒包括油相和水相,所述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2-5;所述油相包括阳离子脂质SM-102、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PEG脂质和脂质多肽,所述脂质多肽为棕榈酸或胆固醇偶联多肽,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水相包括柠檬酸缓冲液和环状R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还包括ATP;按质量体积比计,所述ATP与环状RNA的用量比为1.8-2.2:0.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脂质颗粒包括油相和水相,所述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为1:2-5;所述油相包括阳离子脂质sm-102、二硬脂酰磷脂酰胆碱、胆固醇、peg脂质和脂质多肽,所述脂质多肽为棕榈酸或胆固醇偶联多肽,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水相包括柠檬酸缓冲液和环状r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还包括atp;按质量体积比计,所述atp与环状rna的用量比为1.8-2.2:0.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多肽包括棕榈酸偶联线性脂质多肽、棕榈酸偶联二分支肽和胆固醇偶联二分支肽;所述棕榈酸偶联线性脂质多肽为一个棕榈酸分子修饰在多肽n末端而形成,所述棕榈酸偶联二分支肽为一个棕榈酸分子修饰在多肽n末端,并且一个赖氨酸将两个多肽c末端偶联而形成,所述胆固醇偶联二分支肽为一个胆固醇分子修饰在多肽n末端,并且一个赖氨酸将两个多肽c末端偶联而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往细胞内高效递送rna的纳米脂质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脂质多肽与环状rna的碱基摩尔比为1:2.5-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克威钟彩玲陈耀庆王家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