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89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9
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新风风量损失的问题。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新风外壳、新风管道、新风出风口、新风风机;新风外壳设于壳体内且其内设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风腔;新风管道设于壳体内且与前壳板相抵,新风管道靠近前壳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导风口;新风出风口设于壳体上且与导风口连通;新风外壳包括新风蜗舌和第二导风口,新风蜗舌远离第二导风口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新风蜗舌靠近第二导风口的部分为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曲率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曲率。利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结构,以提高第二导风口的出风面积提高新风出风量,减少新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涉及空调器室外机的结构改进。


技术介绍

1、目前,挂式空调室内机一般安装在墙体或者其他支撑结构上,挂式空调室内机通常包括机壳,机壳的长度方向一般沿水平方向设置,机壳上通常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上设置的长条形室内出风口,机壳上还设置有室内进风口,机壳内设有换热器和换热风机,使得室内空气经室内进风口进入到机壳内与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内出风口流出。

2、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带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越来越受欢迎,这种空调能够通过净化功能向室内不断地引入室外新风,提高空气质量,为了更好的营造室内环境,一般在挂式空调内增加新风功能,随着用户对新风风量需求的提高,用户希望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高的换气效率,新风的大风量排放逐渐成为了新风空调的潮流。在目前的新风空调中,空调室内机的新风模块的出风口一般采用对数螺旋线的自然延伸线或直线出风,这样的结构新风出风量有限,会产生一定的新风损失,是新风大风量技术的痛点。采用传统的出风结构会导致新风量小、新风损失量大,室外新风无法快速地对室内空间进行换气,而且新风排出的功耗较大,新风效率较低,会给用户带来较好的新风换气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可有效解决传统新风出风口新风量小,新风量损失较大的问题,在新风风量较大的时候,可以有效避免新风的风量损失,增大出风量。

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换热风道;所述壳体顶部开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侧底部开设有室内出风口;

4、室内热交换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室内热交换器将经过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空气进行换热形成换热气流;

5、换热风扇,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换热风道内,所述换热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热交换器的下方,室内气流经过所述室内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被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换热后从所述室内出风口输出;

6、新风外壳,设于所述机壳内;

7、新风管道,设于所述机壳内且与所述机壳相连接,所述新风管道设有第一导风口;

8、新风出风口,设于所述新风外壳上且与所述第一导风口连通;

9、新风风机,设于所述新风外壳内,所述新风风机驱动室外空气进入所述新风外壳并进入所述新风管道,所述新风风机驱动室外空气经过所述第一导风口从所述新风出风口排入室内;

10、所述新风外壳与所述新风管道之间设有第二导风口;

11、所述新风外壳包括新风蜗舌,所述新风蜗舌远离所述第二导风口的部分为第一连接部,所述新风蜗舌靠近所述第二导风口的部分为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曲率大于第二连接部的曲率。

12、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位于新风出风的迎风侧,新风经过所述第一连接部时,一部分新风回流进入所述新风外壳,另一部分新风经过新风出风部进入所述新风管道。

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平滑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导风口,所述第二导风口在所述新风出风部的出风面积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在所述新风出风部的出风面积。

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管道包括直新风部与弯折新风部,所述直新风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风口与所述直新风部通过所述弯折新风部连接。

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新风部内设有若干导风板,相邻的所述导风板之间或者所述导风板与其相邻的新风管道上下壁之间形成若干导风腔。

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口设于所述新风管道靠近所述前壳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风口与所述导风腔连通。

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包括水平导风部、垂直导风部与弯折导风部,所述水平导风部与所述新风管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水平导风部与所述新风管道的顶部平行,所述垂直导风部位于若干所述第一导风口之间且垂直设置于所述新风管道内,所述弯折导风部与所述水平导风部和所述垂直导风部平滑连接。

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口沿所述新风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在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导风口连接的所述导风板的长度逐渐减小。

1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腔靠近所述第一导风口处设有缓冲部,所述缓冲部平滑连接所述直新风部的后侧内壁与所述第一导风口的下侧内壁,用于减少新风出风阻力,提升新风风量。

2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外壳还包括:

21、蜗壳;

22、第一新风壳体,其上设有格栅,其与所述蜗壳组成第一风腔,所述新风风机设于所述第一风腔内,所述导风口与所述第一风腔连通;

23、第二新风壳体,其与所述第一新风壳体组成第二风腔,室外空气从设于所述第二新风壳体的新风进风口进入所述第二风腔,经过设于所述第二风腔的滤网对室外空气进行净化。

24、对数螺旋线延长线或直线的传统的新风出风口新风损失量较大,风量较小,为了提升新风出风量,减少新风出风的风量损失,在新风蜗舌上设置第一连接部曲率小于第二连接部曲率的结构,增加了第二导风口的出风面积,相比于传统新风空调的出风口结构,第二导风口的新风出风面积更大,风量更大,风量损失小,能够有效提升新风出风量。

25、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外壳还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健戴现伟孟庆刚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