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071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样本混凝土;通过传感器,获取预设位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一抗折测试周期,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一抗折载荷数据和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二抗折测试周期,获取第二抗折载荷数据和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在抗拉测试周期,获取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在抗压测试周期,获取抗压载荷数据;根据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结果的全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强度检测,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相关技术中,cn109253921b公开了一种检测混凝土试块强度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声阻抗法获得试验混凝土试块的声速;基于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声速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混凝土试块的强度;基于试验混凝土的实测参数及设计录入参数以现场回弹法快速判定局部实体的混凝土强度并评测各部位强度的偏离情况。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鉴定和智能分析,判断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判定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可以测评各分部位设计强度以及与结构抗拉强度的偏离情况并给予纠正措施,还可以评定部分项工程的整体强硬程度;另外,该方案可以评测在试验结果下的试块在客观改良后可以达到的质量以及客观改良方法,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2、cn116539463b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步骤s1、强度回弹仪对该混凝土上的各待测点位的强度进行检测;步骤s2、强度回弹仪中的重锤依次敲击各所述待测点位并分别记录重锤在敲击各待测点位后的回弹距离;步骤s3、计算针对待测点位的多个方差以判定是否更换具有对应弹性系数的用以驱动所述重锤的弹簧;步骤s4、待测点位的强度不符合预设标准时根据测得的针对该待测点位的平均回弹距离判定是否对预设回弹距离进行修正或重新选取待测点位;步骤s5、输出针对该混凝土强度的检测结果。该方案避免了在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过程中采用同一标准导致测得的混凝土的强度的精度不足,与实际强度存在偏差的问题。

3、基于以上相关技术,可解决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过程中采用同一标准导致测得的混凝土的强度的精度不足,与实际强度存在偏差的技术问题,然而,相关技术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并未考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即,无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全面检测。

4、公开于本申请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申请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相关技术无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过程中,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全面检测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包括:在建筑混凝土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抽样,获得多个样本混凝土;通过设置在样本混凝土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预设位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预设位置所在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初始空间向量;在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第一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一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减少的第二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二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在抗拉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拉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拉载荷数据和样本混凝土的抗拉形变数据;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在抗压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压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压载荷数据;根据所述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根据所述抗折测试评分、抗拉测试评分和抗压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

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系统,包括:抽样模块,用于在建筑混凝土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抽样,获得多个样本混凝土;抗折数据模块,用于通过设置在样本混凝土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预设位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预设位置所在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初始空间向量;第一抗折测试模块,用于在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第一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一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抗折测试模块,用于在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减少的第二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二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抗折测试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抗拉数据模块,用于在抗拉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拉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拉载荷数据和样本混凝土的抗拉形变数据;抗拉测试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抗压数据模块,用于在抗压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压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压载荷数据;抗压测试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测评报告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折测试评分、抗拉测试评分和抗压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

4、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通过样本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三个方面对建筑混凝土的强度进行全面检测,从而更准确的检测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检测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在确定抗折测试评分时,可根据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空间向量、第二测量空间向量和初始空间向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在计算过程中,分别从混凝土试件的破坏载荷、载荷形变和恢复形变能力三个方面评估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提高了抗折测试评分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在确定抗拉测试评分时,可根据抗拉载荷数据、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形变变化率,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在计算过程中,分别从样本混凝土的单位抗拉载荷数据所造成的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形变变化率两方面对样本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进行评估,可对样本混凝土承受抗拉载荷为达到极限以及受抗拉载荷将要达到极限时的抗拉形变变化率进行处理和计算,提高了抗拉测试评分的全面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在确定抗压测试评分,可根据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提高了抗压载荷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更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建筑混凝土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抽样,获得多个样本混凝土;通过设置在样本混凝土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预设位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预设位置所在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初始空间向量;在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第一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一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减少的第二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二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在抗拉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拉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拉载荷数据和样本混凝土的抗拉形变数据;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在抗压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压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压载荷数据;根据所述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根据所述抗折测试评分、抗拉测试评分和抗压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测试空间向量;根据所述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二测量空间向量;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空间向量、第二测量空间向量和初始空间向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空间向量、第二测量空间向量和初始空间向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包括:根据公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其中,、和为预设权值,为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抗折第一载荷数据,为预设抗折第一载荷数据阈值,为初始空间向量,为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第一测试空间向量,为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第二测试空间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包括:对所述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载荷数据进行拟合,获得抗拉形变函数;根据所述抗拉形变函数,确定抗拉形变导函数;根据所述抗拉形变导函数,确定抗拉形变变化率;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形变变化率,确定抗拉测试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形变变化率,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包括:获取抗拉测试周期的第1至m个时刻的抗拉载荷数据,以及第n-m+1至第n个时刻的抗拉载荷数据,其中,n为抗拉测试周期的时刻数量,m为预设时刻,m<n,且m和n均为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包括:获取样本混凝土的体积;根据样本混凝土的体积,确定尺寸换算系数;获取样本混凝土的承压面积;确定抗压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抗压载荷数据与承压面积的第一比值;根据所述尺寸换算系数和第一比值,确定抗压测试评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折测试评分、抗拉测试评分和抗压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包括:根据所述抗折测试评分和预设抗折测试评分阈值,确定抗折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抗拉测试评分和预设抗拉测试评分阈值,确定抗拉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抗压测试评分和预设抗压测试评分阈值,确定抗压测试结果;根据所述抗折测试结果、抗拉测试结果和抗压测试结果,确定混凝土强度测试评分;根据所述混凝土强度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

8.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样模块,用于在建筑混凝土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抽样,获得多个样本混凝土;抗折数据模块,用于通过设置在样本混凝土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预设位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预设位置所在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初始空间向量;第一抗折测试模块,用于在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第一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一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抗折测试模块,用于在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减少的第二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二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抗折测试评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建筑混凝土中的不同位置进行抽样,获得多个样本混凝土;通过设置在样本混凝土预设位置处的传感器,获取预设位置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包括预设位置所在的空间位置之间的初始空间向量;在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第一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一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在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减少的第二抗折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第二抗折载荷数据和预设位置间的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在抗拉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拉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拉载荷数据和样本混凝土的抗拉形变数据;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在抗压测试周期的多个时刻,通过检测设备对样本混凝土施加匀速增加的抗压载力,获取检测设备的抗压载荷数据;根据所述抗压载荷数据,确定抗压测试评分;根据所述抗折测试评分、抗拉测试评分和抗压测试评分,生成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测评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一测试空间向量;根据所述第二测试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二测量空间向量;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空间向量、第二测量空间向量和初始空间向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折第一载荷数据、第一测试空间向量、第二测量空间向量和初始空间向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包括:根据公式确定抗折测试评分,其中,、和为预设权值,为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抗折第一载荷数据,为预设抗折第一载荷数据阈值,为初始空间向量,为第一抗折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第一测试空间向量,为第二抗折测试周期的结束时刻的第二测试空间向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和抗拉形变数据,确定抗拉测试评分,包括:对所述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载荷数据进行拟合,获得抗拉形变函数;根据所述抗拉形变函数,确定抗拉形变导函数;根据所述抗拉形变导函数,确定抗拉形变变化率;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抗拉形变数据和抗拉形变变化率,确定抗拉测试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抗拉载荷数据、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玺杨晓娟马克强颜仁喆赵恬何秉桀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