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71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8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包括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表面设有配重板,所述安装杆的上端设有驱鸟人模型;所述安装杆包括插地杆、活动部和连接杆,其中,活动部的两端分别与插地杆和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驱鸟人模型包括人偶外壳,所述人偶外壳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与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的内撑箱,所述内撑箱内设有人偶摇摆驱动组件,所述内撑箱的顶部设有控制器和音响,所述人偶外壳的顶端设有人偶头模,所述人偶头模的内部设有摄像头。该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采用摄像头对周围田地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检测到有活物进入探测范围,控制器就会同时控制音响发出持续的高分贝爆鸣声,用以惊吓附近的活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用具,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1、鸟害是果园或田间生产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瓜类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鸟害甚至可以导致减产20%以上。传统的田间驱鸟方法包括悬挂稻草人、人工驱赶、驱鸟剂或驱鸟器等。

2、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告号为cn21221248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田间驱鸟装置,在该专利中,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敲击组件和发声锣,通过风力带动敲击组件敲击发生锣,从而产生响动,驱赶鸟类,并且可以随风力大小变化,让敲击锤摆动幅度随时变化,加之敲击锤摆动角随风向产生偏移,敲击锤与发声锣的撞击部位随机,故而能够发出不规律的声响,从而有效地防止由于使用时间的延续,鸟类对现有驱鸟器声音的逐渐适应,导致防治效果下降。

3、而在实际使用时有两个问题,一:敲击组件必须依赖自然风,才能敲击发声锣,进而发声,但是,田间不是时时刻刻都有风,在无风的情况下,无法做到有效的驱鸟,二:转动轴是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的敲击锤,而弹性连接件则由于完全采用的柔性软绳,而且转动轴直径太小,在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不足,不足以让弹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包括安装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的表面设有配重板(2),所述安装杆(1)的上端设有驱鸟人模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11)底端为尖锥状,配重板(2)滑动套设在插地杆(11)表面,配重板(2)为水泥板,活动部(12)包括分别与插地杆(11)和连接杆(13)螺纹连接的套筒(121),两个所述套筒(121)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管(122),两个所述套筒(121)相对一侧且位于弹性管(122)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弹簧(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包括安装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的表面设有配重板(2),所述安装杆(1)的上端设有驱鸟人模型(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11)底端为尖锥状,配重板(2)滑动套设在插地杆(11)表面,配重板(2)为水泥板,活动部(12)包括分别与插地杆(11)和连接杆(13)螺纹连接的套筒(121),两个所述套筒(121)相对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管(122),两个所述套筒(121)相对一侧且位于弹性管(122)的外围固定安装有弹簧(1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地杆(11)和连接杆(13)均为硬直管,两个所述套筒(121)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口,通口与弹性管(12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田间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偶摇摆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内撑箱(32)内底壁的电机(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祥冯玉明徐升闫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三峡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