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应用自动化设备来代替人工,在自动化设备中轴承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标准件,不同的地方应用不同的轴承,同一种轴承在不同的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人工检测轴承内圈内径时,往往易造成内圈划伤,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时间久,连续性作业效果差,从而造成不良率高,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具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包括:
3、机座,水平设置于地面上;
4、传输机构,沿所述机座长度方向水平设置于所述机座上,且用于控制每一个轴承间歇式移动;
5、上料机构,连通所述传输机构的最前端;
6、初检工位,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的后方,且用于对未打磨内径的轴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轨道(21)、横向滑座(22)、纵向滑座(23)以及传输板(24),所述传输轨道(21)呈长条形设置,且背侧竖直设置有挡条(25),所述横向滑座(22)水平滑动连接于所述传输轨道(21)的前侧,所述纵向滑座(23)前后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滑座(22),所述传输板(24)水平设置于所述纵向滑座(23)上,且位于所述传输轨道(21)上方,并且所述传输板(2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供轴承嵌入的传输槽(26)。
3.根据权利要求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2)包括传输轨道(21)、横向滑座(22)、纵向滑座(23)以及传输板(24),所述传输轨道(21)呈长条形设置,且背侧竖直设置有挡条(25),所述横向滑座(22)水平滑动连接于所述传输轨道(21)的前侧,所述纵向滑座(23)前后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滑座(22),所述传输板(24)水平设置于所述纵向滑座(23)上,且位于所述传输轨道(21)上方,并且所述传输板(24)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供轴承嵌入的传输槽(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3)包括传送带(31)和限位板(32),所述传送带(31)纵向设置于所述传输轨道(21)的前方,所述限位板(32)设置于所述传送带(31)上,且用于阻挡轴承,并且所述限位板(32)与传送带(31)之间留有供传输板(24)运动的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31)上横向滑动连接有顶杆(33),所述顶杆(33)用于将轴承顶入所述传输轨道(21)内,并使相邻两个轴承之间的距离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传输槽(26)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检工位(4)包括检测座(41)、检测架(42)、一对检测杆(43)、检测板(44)以及推料机构(45),所述检测座(41)设置于所述机座(1)上,所述检测架(42)竖直滑动连接于所述检测座(41),一对所述检测杆(43)竖直设置于所述检测架(42)下端,且用于插入轴承内,所述检测板(44)水平设置于所述检测座(41)下端侧壁,且与所述传输轨道(21)之间形成供轴承通过的空间,并且所述检测板(44)上设置有供所述检测杆(43)穿设的检测孔(46),所述推料机构(45)设置于所述检测座(41)后方,且用于将不合格轴承推出。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杰,覃锐,张维伟,邱文辉,李四军,樊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欣东煌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