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对通信安全的要求的不断提高,信息加密技术和物理层安全技术均难以满足当前无线通信安全需求。作为一种能够隐藏通信行为本身的通信方式,隐蔽通信技术通过利用噪声和信道的不确定性来对抗窃听者的检测,有效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特别是采用人工智能方法来实现自适应隐蔽通信,将克服传统算法弊端,进一步推动隐蔽通信的推广应用。
2、khurram等人提出使用全双工接收机达成无线隐蔽通信,通过接收机产生功率随机变化的人为噪声使得窃听者接收的信号不确定性增加,有效实现隐蔽通信。该方法引入了人为噪声,存在自干扰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同时接收机辐射功率易暴露接收机位置。
3、m.wang等人提出一种利用多天线中继传输的方案,通过联合设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多天线波束成形向量以满足在小功率发射条件下的隐蔽性要求。该方法采用固定中继节点实现隐蔽通信,中继节点固定部署机动性差,容易被检测并摧毁,造成信息传输的中断。
4、s.bi等人提出了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估窃听者活动范围根据窃听者的位置分布规律进行预估;所述窃听者出现的位置服从高斯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为三层神经网络,在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时,对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的数目和对应的权重参数进行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标适应度函数具体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估窃听者活动范围根据窃听者的位置分布规律进行预估;所述窃听者出现的位置服从高斯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网络为三层神经网络,在对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时,对神经网络的隐含层节点的数目和对应的权重参数进行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标适应度函数具体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和智能反射面相结合的隐蔽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进化算法对具有固定的输入节点和输出节点的神经网络的进行优化,包括对神经网络进行染色体编码操作: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晓闽,蔡雨轩,朱璇,张娜,吴东,李有,李凯,王雨来,韩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