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31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包括沿井筒至油层方向依次连接的油管、潜油泵、联轴器、保护器、潜油电机以及传感器,油管在远离潜油泵的一端伸出于井筒连接外部设备,在联轴器的上端、潜油泵以及至少一部分油管的位置、沿周向外围设置有防气输油罩体,潜油电机连接有潜油电缆,潜油电缆穿过防气输油罩体伸出连接至外部电源,防气罩体使得井筒内的气液混合流体通过防气输油罩体的上端进入潜油泵、再经油管被采出。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可以减少气体进入泵内的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效的气体防治,进而提高泵效以及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杆采油井下作业,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


技术介绍

1、致密砂岩气藏具有连通性差,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差等特征,伴随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气田富集区筛选及井位部署工作变得愈发困难,同时随着气田生产气井能量逐渐衰竭,低产低效井逐年增多,气田仅依靠新建产能来弥补递减,稳产难度大;同时近年来受井网井距的调整,存在部分老井储量控制程度低,井间部分储量未得到充分动用的情况,如何动用这部分储量也成为了当前需解决的技术难点。虽然近年来油田工艺开发实验中利用老井筒、老井场、老系统侧钻挖潜剩余油资源技术已趋于完善,但气田开发中老井侧钻水平井挖潜剩余气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并且由于缺乏统一选井标准,导致近年来侧钻水平井实施效果参差不齐。因此,需通过建立侧钻选井方法优选侧钻水平井井位,发挥老井潜力,提高气井单井产量,助力气田长期稳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气田早期侧钻水平井因缺乏统一选井方法而导致的完钻效果参差不齐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井筒(11)至油层(10)方向依次连接的油管(8)、潜油泵(5)、联轴器(4)、保护器(3)、潜油电机(2)以及传感器(1),所述油管(8)在远离潜油泵(5)的一端伸出于井筒(11)连接外部设备,在所述联轴器(4)的上端、潜油泵(5)以及至少一部分油管(8)的位置、沿周向外围设置有防气输油罩体(6),所述潜油电机(2)连接有潜油电缆(9),所述潜油电缆(9)穿过防气输油罩体(6)伸出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防气输油罩体(6)使得井筒(1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通过防气输油罩体(6)的上端进入潜油泵(5)、再经油管(8)被采出

2....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井筒(11)至油层(10)方向依次连接的油管(8)、潜油泵(5)、联轴器(4)、保护器(3)、潜油电机(2)以及传感器(1),所述油管(8)在远离潜油泵(5)的一端伸出于井筒(11)连接外部设备,在所述联轴器(4)的上端、潜油泵(5)以及至少一部分油管(8)的位置、沿周向外围设置有防气输油罩体(6),所述潜油电机(2)连接有潜油电缆(9),所述潜油电缆(9)穿过防气输油罩体(6)伸出连接至外部电源,所述防气输油罩体(6)使得井筒(11)内的气液混合流体通过防气输油罩体(6)的上端进入潜油泵(5)、再经油管(8)被采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气导流罩的无杆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气输油罩体(6)包括罩筒(63),所述罩筒(63)的顶部连接有导流板(62),所述联轴器(4)的上端设置有导流底座(64),所述罩筒(63)的底部连接于导流底座(64),所述导流板(6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油管通孔(66),所述导流板(62)的端面围绕油管通孔(66)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61),所述油管(8)穿过油管通孔(66)沿防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彩云刘广胜郑刚白晓虎李佰涛魏韦樊松张磊郭靖岳潘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