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资源环境保护,具体为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各行各业的蓬勃的发展,生活或工业用水量也不断变大,尤其是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大量的污水,污染严重。
2、市面上大多数污水处理设备要么处理工艺较为简单,过滤效率低,不能够有效的过滤污水中的各种杂质,导致水资源的浪费;要么处理工艺要么复杂,不易管理;要求动不动就要进行土建,且占地面积大和场地受限,影响厂区的整体形象和发展,不便于废水的回收利用和设施设备的移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动态厌氧池、生化曝气池、沉淀池、消毒池、内循环管、和污泥回流管,
3、所述调节池作为预处理阶段工艺,根据企业生产废水情况进行设定;
4、所述动态厌氧池作为厌氧区和好氧区结构用导流板分隔隔断,每格尺寸根据水量有所不同,共六格;
5、所述生化曝气池池内结构有曝气盘、曝气管,附加风机供气;
6、所述沉淀池主要部位是斜板,钢板制作;
7、所述消毒池附加消毒装置,即:加药桶,加药泵,pvc管道,根据水量大小调整加药泵投加量大小,沉淀池上清液通过三角堰流入消毒池进行充分混合;
8、所述内循环管通过内循环泵将菌种从第六格动态厌氧池提升至第一格厌氧池;
9、所述污泥回流管采用镀
10、优选的,所述沉淀池中斜板上端成六十度角,下端成三十度角,所述沉淀池中斜板的下端与所述消毒池之间距离为十厘米。
11、优选的,所述消毒池中三角堰由堰板和堰口两部分组成,所述污泥回流管中管身打孔一共十六个孔。
12、优选的,所述动态厌氧池中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结构上采用迷宫式结构,所述动态厌氧池中一共设置有六格。
13、优选的,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内多个向下流和向上流污泥床间隔串联,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内污泥浓度为6000-8000mg/l。
14、优选的,所述动态厌氧池中好氧区可添加铁盐。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该工艺技术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工艺的核心是厌氧区和缺氧区结构上采用垂直流迷宫式结构,使厌氧缺氧区在同样有效容积下流程最长,污水不会短流,与污泥接触最充分;反应器前端脉冲进水,使污水与新补充的污泥混合反应。另一技术核心是系统的污泥回流控制,不断将沉淀污泥输送到反应器缺氧区前端,重新参与水处理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断补充流逝的污泥,并降低进水负荷,最大限度的提高反应池抗冲击能力,前端不需设调节池。另外,可通过回流保持一定的流速,使污泥层处于悬浮状态。
17、2、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出水水质好,稳定达标。工艺具有独特的污泥循环路线。沉淀区泥斗内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到缺氧区前端,反硝化在较长的缺氧流程中进行非常彻底,并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bod5)。另外,缺氧区中部的污泥不断回流到迷宫格最前端,污泥沿迷宫格保持流动性,并由于迷宫上下翻腾的结构保持高的污泥浓度,迷宫部分污泥浓度7-8g/l,好氧部分4g/l左右。使得污水中有机物降解彻底,脱氮除磷作用出色,远远超出国内其它工艺,最难得的是系统启动后在不同气候条件下,进水水量水质的波动下,都能够保证稳定的运行。
18、3、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产泥量极低系统在高污泥浓度下运行,混合液回流比例大,使各单元兼具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的一些优点,整个流程中污染物质浓度梯度较小,尤其是好氧区在低负荷下运行,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期,不会产生污泥膨胀现象,而且产泥量低,比一般工艺的产泥率的1/5-1/10。
19、4、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能够适应严格的环境要求。技术通过对系统运行管理的优化,实现整个系统没有任何臭味,包括厌氧区和污泥区。该工艺从生化处理的根本上解决了困扰采用一般处理工艺的污水厂的臭味问题,因此适宜将污水站建在任何对环境要求严格的区域,不需设任何除臭装置。
20、5、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技术系统简单,能耗低,日常维护工作量小vfl技术设备种类和数量已经减到了最少,除了污水进口处的提升设备和除砂设施(根据项目需要设置)外,以生化组合池为核心,配套设备只有鼓风机和加药设备,因此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量大幅度减少,能耗最大程度的节约。
21、6、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无需二次投资,组合池内无填料,无堵塞问题,不需要定期更换和清洗。我们熟悉的接触氧化工艺和生物滤池工艺填料长期使用会造成堵塞,材料5年以后也会出现老化、脱落,必须定期更换。目前较流行的mbr工艺膜组件一般为3-5年的使用寿命,采用国产膜,设备总投资较普通工艺高出40%左右,进口膜则要高80%,而且日常维护反冲洗和化学清洗,需要配套机房和设备,日常管理工作量较大,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动态厌氧池、生化曝气池、沉淀池、消毒池、内循环管、和污泥回流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中斜板上端成六十度角,下端成三十度角,所述沉淀池中斜板的下端与所述消毒池之间距离为十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中三角堰由堰板和堰口两部分组成,所述污泥回流管中管身打孔一共十六个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厌氧池中的厌氧区和缺氧区结构上采用迷宫式结构,所述动态厌氧池中一共设置有六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内多个向下流和向上流污泥床间隔串联,所述厌氧区和缺氧区内污泥浓度为6000-8000mg/L。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厌氧池中好氧区可添加铁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动态厌氧池、生化曝气池、沉淀池、消毒池、内循环管、和污泥回流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中斜板上端成六十度角,下端成三十度角,所述沉淀池中斜板的下端与所述消毒池之间距离为十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池中三角堰由堰板和堰口两部分组成,所述污泥回流管中管身打孔一共十六个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锋,
申请(专利权)人:曲靖市子锋环评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