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热处理装置、淬火系统及感应热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018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4
本公开涉及一种感应热处理装置、淬火系统及感应热处理方法,其中,感应热处理装置用于对工件(101)进行感应加热,感应热处理装置包括感应器组件(1),感应器组件(1)被配置为环绕工件(101),且沿预设路径与工件(101)相对移动以进行扫描,感应器组件(1)包括:第一感应框架(11),连接于电源;第二感应框架(12),与第一感应框架(11)沿第一方向(x)间隔设置,第二感应框架(12)电连接于第一感应框架(11);和第三感应框架(13),第三感应框架(13)与第二感应框架(12)并联连接;其中,第一感应框架(11)、第二感应框架(12)和第三感应框架(13)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热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感应热处理装置、淬火系统及感应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1、感应热处理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热处理工艺,为提高工件表面耐磨性,需对工件表面进行感应淬火处理,通过获得满足技术要求的硬化层和表面硬度,提高工件表面耐磨性和使用性能。感应器经变压器连接于高、中频电源,是对工件进行电磁感应加热的重要部件,其工艺性要求较高,其结构设计优劣直接影响感应热处理效率和产品质量。

2、针对工件整个表面需感应处理的情况,当感应器加热到工件端部位置时,因电磁场发生畸变,端面切割交变磁感线,端部倒角位置升温速度快,导致端部难以实现均匀加热,常出现端部硬化层偏深或偏浅等硬化层深度不均匀问题,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尖角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应热处理装置、淬火系统及感应热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感应热处理的均匀性。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感应热处理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感应热处理装置包括感应器组件,感应器组件被配置为环绕工件,且沿预设路径与工件相对移动以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工件(101)进行感应加热,所述感应热处理装置包括感应器组件(1),所述感应器组件(1)被配置为环绕所述工件(101),且沿预设路径与所述工件(101)相对移动以进行扫描,所述感应器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框架(11)、所述第二感应框架(12)和所述第三感应框架(13)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框架(11)、所述第二感应框架(12)和所述第三感应框架(13)的中心轴线重合。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对工件(101)进行感应加热,所述感应热处理装置包括感应器组件(1),所述感应器组件(1)被配置为环绕所述工件(101),且沿预设路径与所述工件(101)相对移动以进行扫描,所述感应器组件(1)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框架(11)、所述第二感应框架(12)和所述第三感应框架(13)所在的平面均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框架(11)、所述第二感应框架(12)和所述第三感应框架(13)的中心轴线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热处理装置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框架(11)、所述第二感应框架(12)、所述第三感应框架(13)、所述第一连接梁(2)和所述第二连接梁(3)均为空心结构,所述感应热处理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热处理装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组件(1)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组件(1)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感应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组件(1)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锋徐轲王贝刘阳王赛黄爽张毅郑伟波曹优武谢正喜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徐工履带底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