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011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麻醉监测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包括呼吸机本体、电刺激模块、脉搏检测模块和处理器;处理器基于已建立的历史PK‑PD模型,并将患者的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标注至历史PK‑PD模型中,再基于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在历史PK‑PD模型中的分布计算模拟时间;处理器并将实时脉搏数据与标椎脉搏数据之间的相差比例,并基于相差比例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同时处理器基于实时脉搏数据以及BIS数据对电刺激模块的工作状态进行调节;能根据手术过程中的数据对麻醉情况进行预测,以提高对麻醉深度控制的准确性,便于医生对麻醉药物用量进行调节,以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麻醉监测,具体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


技术介绍

1、麻醉是一种麻醉药物诱导的可逆状态,同时伴随着持续稳定的生命体征,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或减少患者面临手术的恐惧心理以及患者在围术期的疼痛,并确保手术能够安全进行。

2、在临床麻醉中,麻醉剂用药过量或用药不足都会引发不良后果,因此目前在临床中麻醉深度的监测是常规的监测手段之一,需要对患者在术前、术中麻醉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生命体征变化的监控。

3、而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手术进程的不同、手术的不同、患者的个体特征,来控制患者麻醉药物的使用以及麻醉的深度,但人工处理效率慢,且预测的麻醉时间往往不太准确,因此需要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能根据手术过程中的数据对麻醉情况进行预测,以提高对麻醉深度控制的准确性,便于医生对麻醉药物用量进行调节。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包括呼吸机本体、电刺激模块、脉搏检测模块和处理器;

4、所述呼吸机本体用于检测患者的心电数据以及bis数据,并将心电数据和bis数据发送至处理器;

5、所述脉搏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患者的实时脉搏数据,并将实时脉搏数据发送至处理器;

6、所述电刺激模块基于处理器的控制指令对患者的指定区域进行电刺激;

7、所述处理器基于已建立的历史pk-pd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并将患者的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标注至历史pk-pd模型中,再基于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在历史pk-pd模型中的分布计算模拟时间;

8、处理器并将实时脉搏数据与历史pk-pd模型中的标椎脉搏数据进行对比,若实时脉搏数据与标椎脉搏数据一致,则向处理器发送脉搏验证通过指令;若实时脉搏数据与标椎脉搏数据不一致,则计算实时脉搏数据与标椎脉搏数据之间的相差比例,并基于相差比例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

9、处理器还用于将实时脉搏数据与设定的沉睡脉搏数据进行对比,若实时脉搏数据与沉睡脉搏数据一致,则向电刺激模块发送循环指令,若实时脉搏数据与沉睡脉搏数据不一致,则将当前时间的bis数据与当前时间之前的bis数据进行对比,若当前时间的bis数据大于当前时间之前的bis数据,则向电刺激模块发送终止指令;若当前时间的bis数据小于当前时间之前的bis数据,则向电刺激模块发送启动指令;

10、处理器并将电刺激模块的作用部位标注在历史pk-pd模型中,并基于作用部位的分布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处理器再基于修正后的模拟时间对药物的输入速率进行调节。

11、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将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标记至历史pk-pd模型,得到模拟时间,并通过实时脉搏数据与标椎脉搏数据之间的相差比例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从而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3、同时,将实时脉搏数据与沉睡脉搏数据进行对比,并根据患者的bis数据对患者的苏醒或沉睡状态进行预测,从而对电刺激模块进行自动控制,当前时间的bis数据小于当前时间之前的bis数据时,以启动电刺激模块进行电刺激,通过对人体穴位的刺激分泌自然止疼激素(诱导机体大量分泌内吗啡肽、内啡肽及脑啡肽的分泌),以减少药物的使用量,加强患者术中的神经联系,从而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的康复质量。

14、处理器并基于电刺激模块的作用部位对模拟时间进行进一步确认,以确认药物的持续作用时间,从而能根据手术过程中的数据对麻醉情况进行预测,以提高对麻醉深度控制的准确性,便于医生对麻醉药物用量进行调节。

15、进一步,历史pk-pd模型的建立以体重、年龄、性别、身高和病症相同的患者数据作为历史数据参考建立。

16、有益效果:通过相似的患者数据确定历史pk-pd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学模型),减少不同患者之间的差异性,以提高历史pk-pd模型的适用性。

17、进一步,指定区域包括镇疼穴位和手术部位关联区域;其中镇疼穴位包括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术部位关联区域包括患者手术部位的上、下游血管,以及手术部位的关联神经对应的肌肉。

18、有益效果: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均能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通过电刺激能减少药物的使用,同时对手术部位关联区域进行刺激能改善患者机体的认知功能,从而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

19、进一步,历史pk-pd模型包括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以及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两者之间的药物扩散效率,且模拟时间基于药物扩散效率进行确认。

20、有益效果:通过将人体进行具体分类为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即便于对药物扩散效率进行确认,也便于根据手术部位和注射部位计算模拟时间。

21、进一步,处理器基于作用部位的分布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的方法为,处理器基于作用部位在历史pk-pd模型中的分布,处理器将作用部位分为快速分布区域或慢速分布区域,并基于快速分布区域或慢速分布区域确定对应的比对脉搏数据,处理器并通过脉搏检测模块获取作用部位对应的修正脉搏数据源,处理器再基于修正脉搏数据源与比对脉搏数据之间的相差比例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

22、有益效果:通过将作用部位区分为快速分布区域或慢速分布区域,从而对模拟时间进行不同的对比或修正,使得到的模拟时间更加的准确。

23、进一步,电刺激模块用于患者麻醉期间进行使用。

24、有益效果:在患者麻醉期间进行使用,以减少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从而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症状。

25、进一步,电刺激模块的工作功率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调节。

26、有益效果:工作功率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调节,以逐步提高患者肌体的接收度,从而减少电刺激对患者肌体的刺激。

27、进一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实时脉搏数据的间隔值,并将间隔值与设定的警戒值进行对比,若间隔值大于警戒值,则向外界发送警戒指令,若间隔值小于警戒值,则向处理器发送时间比对通过指令。

28、有益效果:通过对间隔时间的实时脉搏数据的变化幅度进行判断,对间隔时间大幅变化的情况进行提醒,便于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机本体、电刺激模块、脉搏检测模块和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历史PK-PD模型的建立以体重、年龄、性别、身高和病症相同的患者数据作为历史数据参考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指定区域包括镇疼穴位和手术部位关联区域;其中镇疼穴位包括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术部位关联区域包括患者手术部位的上、下游血管,以及手术部位的关联神经对应的肌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历史PK-PD模型包括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以及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两者之间的药物扩散效率,且模拟时间基于药物扩散效率进行确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处理器基于作用部位的分布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的方法为,处理器基于作用部位在历史PK-PD模型中的分布,处理器将作用部位分为快速分布区域或慢速分布区域,并基于快速分布区域或慢速分布区域确定对应的比对脉搏数据,处理器并通过脉搏检测模块获取作用部位对应的修正脉搏数据源,处理器再基于修正脉搏数据源与比对脉搏数据之间的相差比例对模拟时间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电刺激模块用于患者麻醉期间进行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电刺激模块的工作功率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计算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实时脉搏数据的间隔值,并将间隔值与设定的警戒值进行对比,若间隔值大于警戒值,则向外界发送警戒指令,若间隔值小于警戒值,则向处理器发送时间比对通过指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机本体、电刺激模块、脉搏检测模块和处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历史pk-pd模型的建立以体重、年龄、性别、身高和病症相同的患者数据作为历史数据参考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指定区域包括镇疼穴位和手术部位关联区域;其中镇疼穴位包括内关穴、合谷穴、足三里穴中的一种或多种;手术部位关联区域包括患者手术部位的上、下游血管,以及手术部位的关联神经对应的肌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历史pk-pd模型包括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以及中心区域、快速分布区域和慢速分布区域两者之间的药物扩散效率,且模拟时间基于药物扩散效率进行确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分析的麻醉过程监测设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直雷宋俊杰范桃红毛珊珊何东海许远征陈虹秀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