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下料装置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1、目前,多采用四个角钢形成一下料通道,进行间歇式下料;但是,需要设置额外的挡料机构,抵住下料通道内的物体;同时,角钢之间的间距无法调节,不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物体的下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无需设置额外的挡料机构,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物体的下料。
2、本技术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包括:
4、架体;
5、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6、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为两个,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
7、第一角钢,所述第一角钢为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上;
8、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为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臂上;
9、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连接臂相向或相反方向转动;
10、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架转动;
11、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角钢滑动。
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13、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
14、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连接臂上,并与第一齿轮啮合;
15、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设置在另一个所述连接
16、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之间,并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啮合;
17、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
1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19、带轮,所述带轮为两个,其中一个带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另一个带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上;
20、皮带,所述皮带套设在两个所述带轮上;
21、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其中一个带轮转动。
2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23、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其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角钢;
24、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25、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具有凹槽,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凹槽中。
26、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内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安装槽中。
2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传送带,若干所述传送带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
2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9、本技术的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两个第一角钢和两个第二角钢之间形成一限位空间,第三驱动机构调节第二角钢滑动,改变限位空间的大小,通过摩擦力固定住限位空间内的物体;第二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架转动,改变下料的位置;下料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连接臂向外侧转动,物体沿着限位空间下滑,下料完成后,第一驱动机构驱动两个连接臂向内侧转动,夹紧物体。本技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臂相向和相反转动,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角钢滑动,无需设置额外的挡料机构,同时适用于不同尺寸物体的下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具有凹槽,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内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传送带,若干所述传送带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盘机上的自动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启平,杨永祥,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阿尔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