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962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包括多个施工步骤,通过采用三维扫描仪进行点位测量,收集预留空位、钢筋和劲性钢骨柱的数据并进行建模,并在BIM软件中进行动画预演,找到钢筋和劲性钢骨柱的碰撞或摩擦点,进行调整钢筋位置或调整连接板预留孔洞的位置,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思路,明确有效的施工方法,使劲性钢骨柱的钢筋施工达到最简化。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劲性钢骨柱和钢筋交叉施工时节点复杂、容易产生碰撞摩擦,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劲性钢骨柱和钢筋交叉施工,特别涉及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劲性结构这种钢筋混凝土内配置型钢构成的组成结构的情况下,构件刚度大,强度高,却又更节约钢材,增加与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且提高了构件及建筑物的刚性,但劲性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在构造连接上的配合协调。但是型钢混凝土柱中,劲性钢骨柱的样式种类较多,劲性钢骨柱与钢筋的交叉点十分的多,造成劲性钢骨柱上栓钉与钢筋交叉施工较为复杂,劲性钢骨柱与柱周边的主筋、箍筋等施工时容易出现碰撞等情况。

2、传统技术中,在劲性钢骨柱和钢筋交叉施工时主要以工人经验为主,再经由现场工人临时调节,由于人员经验不同,无法及时理解施工顺序,没有一个大体的施工思路,通过人眼无法直接判断实物以及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所以在施工时及其容易出错,并极易产生沟通问题,互不相让,影响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科技在不断地发展中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三维模型渐渐的成了实在的火热产物,逐渐步入了各个行业之中,很多技术中均采用了三维模型的角度,将实物及bim模型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需要调整的三维扫描仪的扫描参数为扫描精度或扫描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安装三维扫描仪时,将两个调整好的三维扫描仪安装至无风处,使三维扫描仪与地面保持水平且保持稳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三维扫描仪安装后的固定扫描完成后,再选取3-5个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需要调整的三维扫描仪的扫描参数为扫描精度或扫描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安装三维扫描仪时,将两个调整好的三维扫描仪安装至无风处,使三维扫描仪与地面保持水平且保持稳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三维扫描仪安装后的固定扫描完成后,再选取3-5个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行扫描,来以此获取更加全面的位置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在处理数据时,保留物体表面的准确形状以及纹理信息,以此来提升数据的质量以及准确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劲性钢骨柱与钢筋交叉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在处理数据时,抽取个别部位进行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凯焦涛涛王子洵杨晓萌李海峰陈鹏王春光荆鑫袁帅高宇刘晨王文龙聂钊帅王亚辉王洪生闫虹吕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一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