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9411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44
本技术涉及汽水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内部设有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设有气流缓速结构,气流缓速结构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导流槽和若干个交错设置的涡流形成区,内壳体对应涡流形成区的位置均固定设有分流块,分流块靠近涡流形成区的一侧均设有气动旋转组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气流缓速结构、气动旋转组件和顶推组件,利用气流缓速结构与气动旋转组件产生的离心力可以进一步提高汽液分离的效果,利用顶推杆与顶推块之间的配合,可以让内壳体往复晃动,从而能够抖落内壳体内壁附着积液,有效避免出现因水滴凝结在内壳体的内部,确保了气体的除湿效率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水分离器,特别是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1、分子筛制氧机是医院中较为常见的医疗设备,可以用来制造一定浓度的氧气,利用分子筛制氧时,在导入空气的时候空气中不能含有水分,所以会用到汽水分离器进行空气的干燥。

2、在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6870597b中公开的一种涡旋式汽水分离器,该涡旋式汽水分离器,通过下腔体中螺旋导管一和螺旋导管二与连接管的组合连接设计,可利用螺旋导管一和螺旋导管二的螺旋流向以及连接管的引流方向改变蒸汽中水分在螺旋导管一和螺旋导管二中的离心力,从而可使进入筒体内部的蒸汽中的水分均能在离心力作用下附着在螺旋导管一或螺旋导管二的内壁上,有利于提高蒸汽中水分的去除率。

3、但对比于相关领域的现有技术,水滴凝结在螺旋导管管壁或筒体内壁后,无法立即下落,当下组汽液混合物通过时,容易使得混合物再次与凝结水滴接触,使得水滴可能再次与气体之间相互结合,降低气体的除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设有气流缓速结构(3),所述气流缓速结构(3)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导流槽(301)和若干个交错设置的涡流形成区(302),所述内壳体(2)对应所述涡流形成区(302)的位置均固定设有分流块(303),所述分流块(303)靠近所述涡流形成区(302)的一侧均设有气动旋转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形成区(302)为弧形槽,所述导流槽(301)为斜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设有内壳体(2),所述内壳体(2)的内部设有气流缓速结构(3),所述气流缓速结构(3)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导流槽(301)和若干个交错设置的涡流形成区(302),所述内壳体(2)对应所述涡流形成区(302)的位置均固定设有分流块(303),所述分流块(303)靠近所述涡流形成区(302)的一侧均设有气动旋转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形成区(302)为弧形槽,所述导流槽(301)为斜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流形成区(302)的开口处均朝向所述第二进气管(202),所述导流槽(301)朝向所述涡流形成区(302)开口的方向为缓流方向,所述导流槽(301)背向所述涡流形成区(302)开口的方向为加速流动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子筛制氧机的汽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靠近所述第二进气管(202)的一侧开设有积液槽(203),所述内壳体(2)对应所述积液槽(203)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排液槽(204),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排液管(103),所述第二进气管(202)贯穿延伸在所述积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李艳霞石意陈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力德至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