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889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顶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顶管施工的技术领域,包括管体、设置于管体上的若干个定位管,管体的周向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通孔,管体的周向外壁转动连接有与定位通孔一一对应且覆盖对应的定位通孔的一端的挡泥件,定位管与对应的定位通孔配合,定位管设置有填充腔、与填充腔连通的若干个渗水孔,填充腔内设置有吸水材料。本申请通过将定位管插入淤泥中,吸水材料通过渗水孔吸收淤泥内的水分,同时吸水材料能够通过吸水与淤泥接触且凝固,以实现定位管与淤泥的固定,通过多个定位管对管体起到定位的作用,有效减少管体的偏移,提高施工速度,减少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顶管施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顶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顶管施工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能够不开挖或者少开挖而实现管道埋设,它通过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和方向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其原理是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坑内穿过土层一直推进到接收坑内。经过多年的发展,顶管技术已得到大量地实际工程应用,且保持着高速的增长势头,无论在技术上、顶管设备还是施工工艺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顶管机组装置是顶管施工的重要设备,包括液压油缸、液压泵站、支撑板、顶杆和拉头等,运用顶管装置进行顶管施工能够大大节省人力。

2、现有采用水泥搅拌桩进行淤泥固定的方法,但是由于搅拌桩与顶管非接触,顶管在施工的时候仍然会因逾期接触的淤泥特性而偏转方向,致使施工需要纠偏甚至重新施工,降低施工的速度,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顶管装置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的若干个定位管(2),所述管体(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通孔(11),所述管体(1)的周向外壁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定位通孔(11)一一对应且覆盖对应的所述定位通孔(11)的一端的挡泥件,所述定位管(2)与对应的所述定位通孔(11)配合,所述定位管(2)设置有填充腔(21)、与所述填充腔(21)连通的若干个渗水孔(22),所述填充腔(21)内设置有吸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件为挡泥板(3),所述管体(1)设置有与所述挡泥板(3)转动连接的转动座(12),所述转动座(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的若干个定位管(2),所述管体(1)的周向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定位通孔(11),所述管体(1)的周向外壁转动连接有与所述定位通孔(11)一一对应且覆盖对应的所述定位通孔(11)的一端的挡泥件,所述定位管(2)与对应的所述定位通孔(11)配合,所述定位管(2)设置有填充腔(21)、与所述填充腔(21)连通的若干个渗水孔(22),所述填充腔(21)内设置有吸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泥件为挡泥板(3),所述管体(1)设置有与所述挡泥板(3)转动连接的转动座(12),所述转动座(12)设置有带动所述挡泥板(3)复位转动的复位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周向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通孔(11)一一对应的定位段(13),所述定位通孔(11)的一端贯穿所述定位段(13),所述定位段(13)设置有外螺纹部(131),所述定位管(2)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部(131)配合的内螺纹盖(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通孔(11)的孔壁设置有环形槽(14),所述环形槽(14)内设置有密封件(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东王秀松李小君章炜俞清利赵星亮丁永辉陈飞陶锦贤
申请(专利权)人:耀华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