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合成及应用,具体涉及一种配体、催化体系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在过去几十年的化学研究工作中,过渡金属与膦配体催化剂体系因其高催化活性和高选择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反应类型中,如交叉偶联反应(buchwald-hartwig c-n键和c-o键生成反应、stille反应、sonogashira反应、suzuki-miyaura反应等)、不对称氢化反应和羰基化反应。但是在均相催化的条件下,催化体系的分离回收和重复使用是这类反应工业化应用的一大障碍。此类问题在烯烃氢酯化法合成羧酸酯中也较为普遍。烯烃氢酯化反应是烯烃羰基化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烯烃等不饱和烃、co和醇在一种金属/配体或金属配合物存在的情况下转化成相应的饱和羧酸酯,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2、
3、烯烃氢酯化反应方程式
4、此类饱和羧酸酯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学品,广泛应用于药物、树脂、涂料、食品溶剂、增塑剂、化妆品等领域。自1938年首例烯烃羰基化反应发现以后,这类反应一直是有机合成和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烯烃氢酯化反应中,乙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结构式I的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取代胺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杂环基团;所述二取代膦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脂肪族基团或芳香族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取代胺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异丙基、环己基、苯基、苄基或2-吡啶基;所述二取代膦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甲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苯基或金刚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取代胺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相同或不同,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结构式i的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取代胺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脂肪族基团、芳香族基团或杂环基团;所述二取代膦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脂肪族基团或芳香族基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取代胺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甲基、乙基、异丙基、环己基、苯基、苄基或2-吡啶基;所述二取代膦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各自独立地为甲基、异丙基、叔丁基、环己基、苯基或金刚烷基。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取代胺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相同或不同,所述二取代膦甲基的两个取代基团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体为如下结构式所示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
6.一种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渡金属催化剂、质子酸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配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催化剂包括含钯、钴、铑、钌、铱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的催化剂;所述质子酸选自硝酸、硫酸、c1-c12的烷酸、磺酸、高氯酸、卤化羧酸、正磷酸、膦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金属催化剂为选自三(二亚苄基丙酮)二钯、二氯二氨钯、二亚硝基二氨钯、[rh(cod)cl]2、[ir(cod)cl]2、四三苯基膦钯、二氯化钯、乙酰基丙酮化钯(ii)、乙酸钯(ii)、二氯(1,5-环辛二烯)钯(ii)、双(二苯亚甲基丙酮)钯、双(三苯基膦)二氯化钯(ii)、双(乙腈)二氯钯(ii)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闯,潘嘉晟,吴雷,徐勇,刘娟,黄国东,周贵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