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块及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999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块及散热装置,涉及激光器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冷却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散热块内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汇流腔和第二汇流腔,且所述第一汇流腔和第二汇流腔在上下方向上错位;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汇流腔连通,所述散热块上还设置有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汇流腔连通,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散热块的表面连通的进液通道;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二汇流腔连通,所述散热块上还设置有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二汇流腔连通,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散热块的表面连通的回液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块及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的激光器中,散热装置的散热面上装配多个呈阵列排布的芯片,散热装置内具有冷却液流道,其中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位于同层,散热装置内热传递问题明显,即出液流道内的完成热传递的冷却液向还未作用芯片的冷却液传递热量,从而导致从进液流道流出的冷却液温度较高,影响芯片向外传递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块及散热装置,以缓解现有的激光器散热块中进液流道和回液通道同层排布,冷却液在进液管中容易发生热传递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散热块,所述散热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冷却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3、所述散热块内部设置有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汇流腔和第二汇流腔,且所述第一汇流腔和第二汇流腔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4、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汇流腔连通,所述散热块上还设置有一端开口与所述第一汇流腔连通,另一端开口与所述散热块的表面连通的进液通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冷却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区域呈阵列排布,且沿所述阵列的横向分布的冷却区域形成冷却排组,且同一个所述冷却排组共用一个第一汇流腔(13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冷却排组中,承载热量较多的冷却排组所对应的冷却流道的流量Q1,承载热量较少的冷却排组所对应的冷却流道的流量Q2, Q1大于Q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冷却排组中,承载热量较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冷却区域,所述冷却区域设置有第一开口(110)和第二开口(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区域呈阵列排布,且沿所述阵列的横向分布的冷却区域形成冷却排组,且同一个所述冷却排组共用一个第一汇流腔(130);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冷却排组中,承载热量较多的冷却排组所对应的冷却流道的流量q1,承载热量较少的冷却排组所对应的冷却流道的流量q2, q1大于q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冷却排组中,承载热量较多的冷却排组所对应的第一汇流腔(130)的横截面s1, 承载热量较少的冷却排组所对应的第一汇流腔(130)的横截面s2, s1大于s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包括沿上下方向依次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冷却盘(100)和第二冷却盘(200),所述第一冷却盘(100)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一表面(150)和第二表面(160);所述第二冷却盘(200)包括朝向相背的第三表面(240)和第四表面(250),且所述第三表面(240)与所述第二表面(160)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150)上至少存在一个第一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由相邻两个冷却排组形成,其中,所述两个冷却排组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东张艳春于学成付强惠利省
申请(专利权)人:度亘核芯光电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