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799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具体包括:首先选取角形钨粉进行球化处理,然后对球形钨粉在进行分级,加入大粒度混合和干燥处理,在调整3D打印机的离焦量,调试激光扫描位置精度,在修改准直器3D模型,导入软件和BP软件,最后进行3D打印,打印结束后进行清理和切割后处理,得到最终产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能够得到壁厚为0.025‑0.1mm的超薄壁钨准直器,能够将目前3D打印纯钨准直器的壁厚由0.1mm提升到最薄0.025mm,从而能够明显提升CT机的像素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钨准直器,具体是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


技术介绍

1、防散射准直器是ct 医疗影像设备中的关键组件(网格状交叉的格栅结构),其主要有两项功能:1、辐射衰减物质,用以限制到达探测器组件的放射线角度分布;2、空间定位,即仅局限于某一空间单元的射线进入探测器,而其他部分的射线则被屏蔽吸收而不能进入探测器,从而提高ct影像的质量。防散射栅格对安全性、结构稳定性等要求高,因此对产品的强度、精度、遮光度、吸收辐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为钨具有高耐磨性(常温下耐腐蚀)、耐高温(3422℃)和最佳的辐射阻挡能力,所以钨制准直器在放射性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但由于纯钨材料脆性大、硬度高,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所以近年来纯钨的准直器开始采用3d打印的方式进行加工。随着市场上ct的成像清晰度和定位精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随着2021年9月,全球首台可以应用于全身的光子计数探测器ct(naeotom alpha),在美国梅奥诊所被批准用于临床,下一代ct即将全面上市。因此,小于0.05mm的超薄壁厚和更小的像素尺寸的准直器将成为必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采用射频等离子体球化炉对所选取的角形钨粉进行球化处理,所述射频等离子体球化炉的功率为15-60KW,氢气流速为2-10L/min,氩气流速为20-100L/min,喂粉速率为1-1.5kg/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气流分级机对所述的球形钨粉进行粒度分级,所述气流分级机的加料频率为5-25Hz,旋风分离频率为5-25Hz。

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采用射频等离子体球化炉对所选取的角形钨粉进行球化处理,所述射频等离子体球化炉的功率为15-60kw,氢气流速为2-10l/min,氩气流速为20-100l/min,喂粉速率为1-1.5kg/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采用气流分级机对所述的球形钨粉进行粒度分级,所述气流分级机的加料频率为5-25hz,旋风分离频率为5-25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粒度为2-5μm、5-10μm、15-25μm的三种球形钨粉的混合质量比为(1-3)∶(4-7)∶(0-1),采用三维混料机对三种球形钨粉进行混合,混合时间为30-18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将混合粉末按照3-5kg/盘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干燥时间为30-120min,干燥温度为100-200℃,真空度为1×10-3p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壁钨准直器的3d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调整3d打印机的离焦量≤0.005mm的具体步骤为:对3d打印机的激光器的焦点进行调试,使得激光器的离焦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刘文胜余伟陆文杰郁兀斌韩道境陈世宝胡忠娟廖小荣罗婷婷王涛仇治勤罗建军时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庆瑞迈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