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膜小叶及瓣膜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76505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瓣膜小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二层位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层由第一可降解材料制备;所述第二层由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和第二可降解材料制备;所述第三层由第三可降解材料制备;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和所述第三可降解材料的降解速率大于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的降解速率,以使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的降解速率大于所述第二层的降解速率。如此设计,使得瓣膜小叶在植入人体后的降解速度稳定可控,确保组织细胞在瓣膜小叶表面内皮化过程中,瓣膜小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瓣膜假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瓣膜小叶及瓣膜假体


技术介绍

1、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瓣膜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现有的用于置换的心脏瓣膜假体的瓣膜小叶主要是机械瓣、生物瓣、组织工程心脏瓣。这些类型的瓣膜小叶更具优缺点。

2、机械瓣的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但是容易造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并且需要终生服用抗凝药;此外,如果机械瓣出现机械故障,还需要手术干预。

3、生物瓣中的瓣膜小叶,由猪心包、牛心包或马心包化学改性交联制得,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需要长期进行抗凝治疗,有多年临床使用历史。但是,该生物瓣存在易钙化的问题,机械强度差、易撕裂等缺点也限制了生物瓣的使用寿命,使用预期寿命一般是10~15年。

4、组织工程心脏瓣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脱细胞后的生物基质上种植细胞,从而创造出一种“活”的心脏瓣膜小叶,这种心脏瓣膜小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排异作用,但引入基质的细胞存活力和存活时间有限,难以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5、针对上述传统的瓣膜小叶存在的问题,出现了高分子材料制造的瓣膜小叶。而且因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为可降解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包括若干的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的直径为10微米~500微米,所述第一层和/或所述第三层的孔隙率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和所述第三可降解材料为可降解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弹性体由聚甘油癸二酸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为可降解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包括若干的孔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隙的直径为10微米~500微米,所述第一层和/或所述第三层的孔隙率为6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降解材料和所述第三可降解材料为可降解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弹性体由聚甘油癸二酸酯、聚羟基脂肪酸酯和聚氨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三层为可降解弹性体经静电纺丝方法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瓣膜小叶,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材料为金属纤维,所述第二可降解材料为可降解聚合物纤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璐陈策辉
申请(专利权)人:应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