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1、智能超表面(reconfigurable intelligent surface,ris)可以通过大量可控单元实现对无线通信环境的智能调控,被认为是6g通信具有潜力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设计和调整ris表面单元的移相系数矩阵,ris能够定向地反射电磁波,实现被反射信号的波束赋形。然而,由于ris单元数目众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复杂度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确定移相矩阵时计算复杂度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包括:
3、网络侧设备对智能超表面ris移相单元的相位进行量子态建模,获得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多个量子态个体;
4、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所述量子态个体的适应度,对所述量子态个体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所述量子态个体收敛;
5、所述网络侧设备对目标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智能超表面RIS移相单元的相位进行量子态建模,获得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多个量子态个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相位叠加的量子态编码结构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量子态编码结构,生成多个量子态个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量子态个体的适应度,对所述量子态个体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所述量子态个体收敛,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智能超表面ris移相单元的相位进行量子态建模,获得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多个量子态个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相位叠加的量子态编码结构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量子态编码结构,生成多个量子态个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量子态个体的适应度,对所述量子态个体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所述量子态个体收敛,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全部量子态个体的最优适应度,确定所述量子态个体的进化方向,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进化方向对所述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旋转门操作,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进化方向对所述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旋转门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化性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通信系统是单用户下行传输场景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函数的性能指标是用户接收信噪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解码,获得所述ris移相单元的优化后的移相矩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2.一种波束赋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ris移相单元的相位进行量子态建模,获得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多个量子态个体,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ris移相单元对应的相位叠加的量子态编码结构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量子态编码结构,生成多个量子态个体,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量子态个体的适应度,对所述量子态个体进行迭代优化,直至所述量子态个体收敛,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全部量子态个体的最优适应度,确定所述量子态个体的进化方向,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进化方向对所述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旋转门操作,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进化方向对所述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旋转门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化性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当前通信系统是单用户下行传输场景的情况下,所述目标函数的性能指标是用户接收信噪比;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量子态个体执行量子解码,获得所述ris移相单元的优化后的移相矩阵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24.一种移相矩阵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凌龙,张子健,索士强,杨现俊,宋磊,苏昕,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