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731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气液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产生组件、减震组件和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安装底板、转向座、移动滚轮、前进构件和转向构件,安装底板与壳体通过减震组件连接,并位于壳体的一侧,转向座与安装底板通过转向构件转动连接,并位于安装底板靠近壳体的一侧,移动滚轮与转向座通过前进构件转动连接,并位于转向座靠近安装底板的一侧,前进构件驱动移动滚轮转动,转向构件驱动转向座转向,通过前进构件的工作,驱动移动滚轮在转向座内转动,从而带动转向座进行移动,进而使安装底板带动整个装置一同进行移动,进一步使气泡发生装置的移动方便,从而便于对不同位置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纳米气泡技术是把空气、氧气、氮气、氢气或者其他气体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于水中,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净化等领域,目前的气泡发生器主要通过气液混合液在导向管内部流通过程中的反复撞击产生,微纳米气泡的发生效果差,无法对流动中的气泡进行切割细化,仅靠撞击分裂实现气泡的分化,导致气泡的分化效果较差。

2、现有技术cn219922613u公开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溶气腔室、导流叶轮、导流叶片、流入管、流出管和多层相互间隔的挡板层,每层所述挡板层至少包含两个相互配合的挡板件,每个所述挡板件上均开设有多个贯穿挡板件的小孔,所述流出管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流出段,所述流出段内卡设有分水板,所述流出段的出液端内螺纹连接有分水头,在溶气腔室的内部顶端通过轴结构设置有导流叶轮,通过导流叶轮和导流叶片的作用可以实现气液混合液在进入溶气腔室之后的导流并初步混合,提高汽体与水体之间的混合效率,并且更好地控制混合液的流动方向,提高气泡发生效率。

3、在使用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产生组件和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包括壳体、产生组件和减震组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建会刘孝清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涌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