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特别是醇铝法连续化生产加氢催化剂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氧化铝是一种多孔性、高分散度的固体物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表面酸性及热稳定性,可作为吸附剂、催化剂及载体应用在许多化工过程中。其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严整、孔径大、表面具有酸性中心的突出特点,有望在重油大分子的催化裂化、多相催化等方面取得大的进展。常规沉淀法所制备的氢氧化铝反应过程中粒子之间相互碰撞很容易凝聚,从而形成的氧化铝结晶度低,颗粒完整度不高,粒径分布弥散,孔结构不理想;在制备载体的过程中由于颗粒堆积松散,在外加胶溶酸和剪切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导致孔道坍塌,孔容、孔径较小,致使强度低,堆密度减小,很难制备大孔容,高比表面积,高强度的载体。
2、cn101491768a公开了一种含硅和锆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酸性铝盐溶液与按一定比例配置的氨水中和成胶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化;然后加入酸性硅盐溶液,老化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含锆溶液,继续老化之后,洗涤,过滤,干燥得到所需含硅和锆的氧化铝干胶,然后制备成所需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中助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包括氧化铝、加氢活性金属和改性剂,所述加氢催化剂呈球形颗粒,包括非中心区和中心区,所述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比非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低15~40个百分点,所述中心区改性剂的浓度比非中心区改性剂的浓度低0.5~2.5个百分点;加氢催化剂的孔容为2.0~2.5mL/g,加氢催化剂中心区的孔容为1.1~1.3mL/g;所述加氢催化剂颗粒的中心区与非中心区沿径向的厚度比为1:2~2: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中,在所述改性加氢催化剂颗粒的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以氧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包括氧化铝、加氢活性金属和改性剂,所述加氢催化剂呈球形颗粒,包括非中心区和中心区,所述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比非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低15~40个百分点,所述中心区改性剂的浓度比非中心区改性剂的浓度低0.5~2.5个百分点;加氢催化剂的孔容为2.0~2.5ml/g,加氢催化剂中心区的孔容为1.1~1.3ml/g;所述加氢催化剂颗粒的中心区与非中心区沿径向的厚度比为1:2~2:1。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中,在所述改性加氢催化剂颗粒的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以氧化物计为4wt%~50wt%,优选4wt%~20wt%,改性剂的浓度以单质计为1.0wt%~2.0wt%;在所述改性加氢催化剂的非中心区,加氢活性金属的浓度以氧化物计为20wt%~90wt%,优选25wt%~40wt%,改性剂的浓度以单质计为2.5wt%~3.5wt%。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加氢活性金属选自第vib族和第viii族金属中的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选自mo、w中的至少一种,第viii族金属选自ni、co中的至少一种,改性剂选自氟、硼、磷、硅中的至少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氟、硼、磷、硅中的至少两种,其中任意一种改性剂的含量占改性剂总质量的10%~60%;优选地,改性剂选自氟-硼、硅-磷、硼-磷、氟-硼-磷或氟-硼-磷-硅。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催化剂的质量为基准,加氢活性金属以氧化物计的质量含量为10%~80%,氧化铝的质量含量为18%~89%,改性剂剂以单质计的质量含量为0.5%~3.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加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300~350m2/g,平均孔径≮150nm,优选为160~200nm;加氢催化剂中心区的比表面积为200~250m2/g,平均孔径≮100nm,优选为100~120nm。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加氢催化剂的孔容至少比加氢催化剂中心区的孔容高0.7ml/g,优选为1.0~2.0ml/g;加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至少比加氢催化剂中心区比表面积高50m2/g,优选为100~150m2/g;加氢催化剂的平均孔径至少比加氢催化剂中心区的平均孔径高40nm,优选为50~100nm。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催化剂的粒径分布如下:粒径150~300μm,且不包括300μm的颗粒所占比例为1.0%~2.5%,粒径为300~350μm的颗粒所占比例为2.0%~2.5%,粒径350~500μm,且不包括350μm的颗粒所占比例为95.0%~97.0%。
9.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加氢催化剂的生产方法,包括: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采用连续化方式进行。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用的沉降罐以及步骤(4)所用的老化釜均设置多个,供切换使用;步骤(1)第一反应釜采用溢流式将生成液ⅰ排出第一反应釜的操作方式,步骤(3)第二反应釜采用溢流式将生成液ⅱ排出第二反应釜的操作方式。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连续化制备加氢催化剂时,当第一反应釜启动时,先加入醇和极性金属晶种作为底液,然后并流加入含改性剂的活性金属的溶液ⅰ和醇铝溶液ⅰ进行水解成胶,直到生成液ⅰ开始排出第一反应釜;其中,底液中所述醇的加入量为第一反应釜实际有效使用体积的1/5~1/2,以生成液ⅰ排出第一反应釜时,第一反应釜中醇铝溶液以al2o3计与加氢活性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振辉,薛冬,朱慧红,杨涛,孟兆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