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压力监控仪及其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654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4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囊压力监控仪及其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其包括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包括正压充气气路和负压抽吸气路,正压充气气路和负压抽吸气路均使外界空气与气囊接通,正压充气气路和负压抽吸气路上均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气泵,电磁阀其中两个接口连接至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另外一个接口连接至外界空气,气泵在充气时和放气时均开启,电磁阀用于切换所述气囊与正压充气气路/负压抽吸气路的通断,以向气囊内充气或者将气囊内留存的空气抽吸排出。本申请通过气泵和阀门的切换,实现对气囊进行主动充放气,保障放气时气囊内的压力快速、完全地排出,具有实现充放气全自动操作流程,降低排气不完全拉伤患者气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气囊压力监控仪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囊压力监控仪的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


技术介绍

1、气囊压力监控仪是一种医疗仪器,专门用于监测和控制患者在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后所使用的气管导管套囊内的压力。这类设备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室(icu)、麻醉手术室以及需要长时间维持人工气道通气的临床环境。

2、气管导管插入人体气管后,其上的气囊被充气以保证人体气管与气管导管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及误吸,气囊压力监控仪能够实时检测并自动调节气囊内的压力,在设定的安全范围内保持恒定,避免气囊压力过高导致气管黏膜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从而减少了手动测量误差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提升了气道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气囊压力监控仪是通过其内部的气路系统对气囊内的压力进行自动调节的。现有技术中的气路系统采用气泵正压充气,泄压阀自然放气的形式。但是自然放气不能完全释放掉气管导管内的残留气体,在撤管时有可能拉伤患者气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完全释放掉气管导管内的残留气体,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囊压力监控仪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压力监控仪的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正压充气气路(01)和负压抽吸气路(02),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和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均使外界空气与气囊(03)接通,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和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上均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气泵(1),所述电磁阀其中两个接口连接至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另外一个接口连接至外界空气,所述气泵(1)在充气时和放气时均开启,所述电磁阀用于切换所述气囊(03)与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的通断,以向气囊(03)内充气或者将所述气囊(03)内留存的空气抽吸排出。

2.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压力监控仪的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其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2),其特征在于:正压充气气路(01)和负压抽吸气路(02),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和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均使外界空气与气囊(03)接通,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和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上均设置有电磁阀以及气泵(1),所述电磁阀其中两个接口连接至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另外一个接口连接至外界空气,所述气泵(1)在充气时和放气时均开启,所述电磁阀用于切换所述气囊(03)与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的通断,以向气囊(03)内充气或者将所述气囊(03)内留存的空气抽吸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压力监控仪的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包括第一电磁阀(3)以及第二电磁阀(4),且所述第一电磁阀(3)和所述第二电磁阀(4)均为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气泵(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3)和所述第二电磁阀(4)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3)的其中一个接口与空气源接通,所述第二电磁阀(4)的其中一个接口与大气压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压力监控仪的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充气气路(01)、所述负压抽吸气路(02)组成与所述气囊(03)连接的循环等压气路,充气时,所述第一电磁阀(3)与所述气囊(03)连接的接口断开,所述第二电磁阀(4)与大气压连接的接口断开;放气时,所述第二电磁阀(4)与所述气囊(03)连接的接口断开,所述第一电磁阀(3)与空气源连接的接口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压力监控仪的快速充放气气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3)集成在第一集成气路块(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思瑞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