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6480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4
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外墙技术领域。其中,施工方法包括:于上梁、下梁的外壁面安装一外模板;配置多组中模板和内模板;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各组中模板并令中模板与外模板间隔设置,每安装若干组中模板即向其与外模板的间隔区域内浇筑或灌注清水混凝土,且每次浇筑或灌注均在前一次浇筑或灌注的清水混凝土凝固成型后;从下往上依次安装各组内模板并令内模板与中模板或清水混凝土层间隔设置,每安装若干组内模板即向其与中模板或清水混凝土层的间隔区域内浇筑或灌注发泡混凝土,且每次浇筑或灌注均在前一次浇筑或灌注的发泡混凝土凝固成型后。本发明专利技术简单易行,建成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具备保温效果和较好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尤其指一种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清水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其自然表面可直接作为饰面,常被用作建筑外墙,但是,清水混凝土的保温效果不够理想。中国专利文献cn207048178u公开了一种清水混凝土保温墙板,其包括钢框、防锈层、钢筋桁架、填充芯材和六角螺栓,填充芯材由清水混凝土、珍珠岩保温混凝土或发泡水泥混凝土和自流平水泥构成。虽说上述方案中的清水混凝土保温墙板可使清水混凝土墙体具备保温效果,但是,这类预制墙板在施工时通常需要依靠撑杆等外部工具顶住墙板两侧来进行支撑,以防止其倾斜,操作较复杂,并且墙板拼接处容易存在缝隙,导致建成墙体的防水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外墙施工方法,使清水混凝土外墙具备保温效果及较好的防水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于上梁、下梁的外壁面安装一与其间隔设置的外模板;>

4、s2.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令所述内模板(5)与中模板(4)间隔设置并安装在中模板(4)的内侧,并且令每个内模板(5)与每个中模板(4)一一对应成组且每组中的内模板(5)与中模板(4)的长度、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每安装若干组中模板(4)的操作与步骤S4中每安装若干组内模板(5)的操作交替进行或同时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

【技术特征摘要】

1.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令所述内模板(5)与中模板(4)间隔设置并安装在中模板(4)的内侧,并且令每个内模板(5)与每个中模板(4)一一对应成组且每组中的内模板(5)与中模板(4)的长度、高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每安装若干组中模板(4)的操作与步骤s4中每安装若干组内模板(5)的操作交替进行或同时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于所述外模板(3)与上梁(1)、下梁(2)的外壁面之间设置抗裂网状部件(8),并令所述抗裂网状部件(8)与外模板(3)或上梁(1)、下梁(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裂网状部件(8)包括均匀分布的纵向钢筋(8a)和横向钢筋(8b),每两根相邻纵向钢筋(8a)之间和/或每两根相邻横向钢筋(8b)之间设置有钢板(8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水混凝土复合外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8c)的宽度和钢板(8c)与相邻纵向钢筋(8a)之间的距离和/或钢板(8c)与相邻横向钢筋(8b)之间的距离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江涛沈耀明沈耀东李嘉范选举陈强伍浩斌苏蕊周丹王梦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南方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