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CDMA2000 1x EV-DO系统的下行同步PN码捕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6320 阅读:2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CDMA2000?1x?EV-DO系统的下行同步PN码捕获方法,包括步骤:将当前时刻s为起始的接收信号缓存M个半时隙的数据,分别提取出每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将第n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与本地PN图案号为i的第n个截段数据相关累加;然后再将M个相关累加结果分别求取模值平方,再进行累加得到模值平方累加结果;若模值平方累加结果超过预设门限则成功捕获;否则计算其余15种PN图案对应的模值平方累加结果,若仍然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接收信号起始位置延时一个码片,重新计算直至成功捕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接收信号存在较大的频率偏移以及Ec/N0较低时,实现可靠的下行同步。

For the CDMA2000 1x EVDO system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of PN code acquisi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is disclosed for use in CDMA2000? 1X? EV - DO system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of PN code acquisi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data of the current time s for the initiation of the received signal and a half M cache slots, are extracted from each half slot pilot burst location data; the N and a half slot pilot burst location data and the local PN Map Case number the N section of I data correlation; then M correlation results calculated modulus square, and adding square cumulative results of modulus value; if the modulus square cumulative result exceeds the preset threshold for successful capture; otherwise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other 15 PN square accumulation pattern of the modulus value still, if not exceeds the preset threshold, the receiving signal delay starting position of a chip, recalculate until successful capture. The invention achieves reliable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when the received signal has a large frequency offset and a low Ec / N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CDMA20001x EV-DO (下文中简称EV-DO)系统下行同步PN码 捕获的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CDMA20001x是目前得到广泛商用的3G蜂窝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之一,但随着无线 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CDMA20001x对高速分组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已不能够满足未来 发展的需求。为此,3GPP2提出了 EV-DO (Evolution Data Optimized)技术,专门针对数据 业务的突发性、前/反向链路负载非对称性以及大信道容量的特点,以平滑演进的方式,提 供更高的数据传输能力。 相比CDMA20001x系统,EV-DO可提供更高的空中接口速率。前向链路采用了时分 信道调度、动态速率控制和高阶调制等技术,同时,反向链路使用了反向导频、功率控制和 速率控制等技术,使网络可以更加合理的安排各种无线数据业务。 EV-DO系统前向链路的时分信道结构如图1所示,基站发送的前向链路基带信号 均经过了伪随机噪声(PN)序列的加扰,不同的PN序列相位用于区别不同的基站。每个基 站都要发送专门的导频信道以便于该小区内的移动台进行同步,移动台必须第一时间捕获 所在小区的PN序列相位,并将本地PN序列与之同步(误差必须在几分之一码片的量级) 才能准确解扰。EV-DO的帧周期为26. 667ms (32768个码片周期),码片速率为1. 2288Mchip/s,分 为16个时隙(slot),每个时隙又分为2个半时隙(half-slot),时隙结构如图2所示。 I、 Q两路的PN序列特征多项式分别为P工(X) = X+X'。+X8+X7+X6+X2+1PQ(X) = 5+ 2+X+ 。+x9+x5+x4+x3+l 对应的生成多项式分别为/() = /( — 15)十/( — 13)十z( — 9)十/( 一 8) — 7)十/( - 5) (/7 -15)十《(-12)十《(-11)十《(-10)十《(- 6)十《(w - 5)十g(w-4)十《(w-3) 其中,符号0表示模2加运算。PN序列的生成一般使用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 (LFSR)实现,I路与Q路的PN序列LFSR结构图如图3所示。 15级移位寄存器的m序列周期长度为215_1 ,在连续14个0后插入一个0,然后进 行单极性至双极性的映射(比特0映射为+1 ;比特1映射为-1)得到周期为215(32768个 码片)的PN序列,首尾相连周期性重复。 系统零偏置参考PN序列的起始时刻定义为连续15个0中的第一个0的发送时 刻。同频基站之间,利用PN序列偏置指数(PN offset index)进行区分,偏置指数(取值 从0至511,共512种取值可能)乘以64个码片就是本基站PN序列相对零偏置参考PN序列的滞后码片数。 在接收端,利用PN序列解扰流程如图4所示。假设接收机以某一时刻s为起始 存储M个半时隙(对应1024 ,M个码片)长度的接收信号,设该信号的实部和虚部分别为 巧(s+k)、r。(s+k),其中k = 0,1,2…1024 .M-l,利用本地生成的复PN序列P!(k)、P。(k)对接收信号解扰,解扰后的1、Q路信号为 yi (s+k)=巧(s+k) P! (k) +rQ (s+k) PQ (k);yQ(s+k) = rQ (s+k) P! (k)-巧(s+k) PQ (k) ;k = 0, 1, 2…1024 M_l。 现有PN序列的捕获方法一般是将接收信号起始点s在整个PN序列周期上滑动, 对每一个可能的相位同步时刻s而言,将对应的解扰序列yi(s+k) 、 yQ(s+k) (k = 0, 1,2… 1024 *M_1)提取出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再进行累加,第m个半时隙的累加结果记为em(s):559 559 Z3^(s + 1024'm + A:)+/' J];^(y + 1024.附+ ^:); w = 0,l,'M-l , A=464 再将M个结果(e。(s), ejs),t=4649(s))累加后求取模值平方,记为I e (s) =A/—12 m=0 则在一个PN序列周期内使得I 9 (s)l2最大的时刻s即为接收信号PN序列相位 同步时刻;argmax^s)!。 EV-DO中导频信道为时分复用,搜索时只累加每个半时隙中导频位置的解扰序列。 在实现时,为了简化相关计算,只对接收信号导频位置的数据进行解扰。此时接收端在作 相关前需对本地PN序列进行截取,方法是在获得某一偏置指数对应的PN序列后,截取每 1024个码片中间的96个码片数据。但是,不同偏置指数的PN序列截取后得到的序列是不 同的(本专利技术称PN序列截取后得到的序列为PN图案)。由于未知所在小区的PN偏置指 数,移动台在进行初始捕获时,需要对所有可能的PN图案进行搜索。 PN偏置指数与PN图案的关系如图5所示,图中示意性画出了每个半时隙中导频突 发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中简称PN截段),编号为Pi (i = 0, 1,…,511)的PN截段表示偏置指数 为i的PN序列截取后的第一段数据。由于PN序列滞后码片数以64chip为单位,则PN偏 置指数每增大16, PN序列滞后码片数增加1024个码片,刚好等于一个半时隙的长度,图5 中标出了编号PO的PN截段出现的情况。分析可知,本地PN序列共有16种不同的图案,其 余496种截取后的PN序列可由这16种图案以PN截段为单位顺序偏移得到任意两种PN 序列的偏置指数相差16或者16的整数倍时,拥有相同的PN图案,且在序列上超前或滞后 若干个PN截段。因此,捕获时,对偏置指数为0至15的PN图案进行检测即可保证发现任 意PN偏置指数的基站导频信号。 实际系统中,接收信号的E。/N。(E。为接收信号平均码片能量,N。为噪声功率谱密 度)可能会很低,而用于PN序列捕获的导频信道又只占了部分发射时隙;另外,移动台可能 存在较大的射频晶振频率偏差或是处在车载高速移动环境中。这些都将增加PN序列捕获 的难度。 对于传统捕获方法而言,在低E。/N。的情况下,需要增加相关长度(即增大上文中的半时隙数M)以期提高捕获性能,但在接收端存在频率偏移的情况下,相关长度越长频率 偏移对捕获结果的影响也越大。传统捕获方法无法同时兼顾两方面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用于 CDMA20001xEV-D0系统的下行同步PN码捕获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可编程器件(包含但不限 于FPGA、DSP等)实现,对16种PN图案并行搜索,相对于传统方法而言,可在接收信号存在 较大的频率偏移以及E。/N。较低时,实现可靠的下行同步;并且可以根据实际的信道环境, 灵活的配置参数,更好的利用硬件资源。 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用于CDMA20001x EV-DO系统的下行 同步PN码捕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当前时刻s为起始的接收信号缓存M个半时隙的数据,分别提取出每个 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 步骤2、令n = O,i = 0,将接收信号第n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与本地PN图案号为i的第n个PN截段数据相关累加,得到1点累加结果; 步骤3、令n = n+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用于CDMA20001x  EV-DO系统的下行同步PN码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当前时刻s为起始的接收信号缓存M个半时隙的数据,分别提取出每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    步骤2、令n=0,i=0,将接收信号第n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与本地PN图案号为i的第n个PN截段数据相关累加,得到1点累加结果;    步骤3、令n=n+1,重复步骤2,直至n=M-1,得到M-1点累加结果;    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M点累加结果分别求取模值平方,得到M点模值平方;    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M点模值平方累加,得到模值平方累加结果;    步骤6、将模值平方累加结果与预设门限比较,若超过预设门限,则成功捕获PN序列相位;否则i=i+1,n=0,返回步骤2,直至i=15;步骤7、若16种PN图案对应的模值平方累加结果都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s=s+1,接收信号起始位置延时一个码片,返回步骤1,直至成功捕获PN序列相位。

【技术特征摘要】
用于CDMA20001x EV-DO系统的下行同步PN码捕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当前时刻s为起始的接收信号缓存M个半时隙的数据,分别提取出每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步骤2、令n=0,i=0,将接收信号第n个半时隙导频突发位置的数据与本地PN图案号为i的第n个PN截段数据相关累加,得到1点累加结果;步骤3、令n=n+1,重复步骤2,直至n=M-1,得到M-1点累加结果;步骤4、将步骤2和步骤3所得的M点累加结果分别求取模值平方,得到M点模值平方;步骤5、将步骤4所得的M点模值平方累加,得到模值平方累加结果;步骤6、将模值平方累加结果与预设门限比较,若超过预设门限,则成功捕获PN序列相位;否则i=i+1,n=0,返回步骤2,直至i=15;步骤7、若16种PN图案对应的模值平方累加结果都没有超过预设门限,则s=s+1,接收信号起始位置延时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原许鸿辉施英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