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燃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61978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二燃室结构,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二燃室上段、二燃室锥段和二燃室下段,外壁从内至外均由耐火层和/或耐火绝热过渡层、绝热层和筒体组成,通过抓钉连接固定,抓钉距离耐火层表面20‑50mm;二燃室下段的外壁上设有清焦人孔和方形回转窑插入段,清焦人孔下边框在竖直方向超出二燃室底板0‑50mm;在二燃室热力集中区域,设计过渡结构,筒体两边相交位置,增加过渡斜板或者是过渡弧形板,过渡斜板或弧形板替代原外壁筒体的单边长度不得低于150mm,也不宜超过400mm;过渡结构可以有限减缓传热面积减少速率,在不改变耐火层、耐火绝热过渡层厚度情况下,通过增加绝热层厚度的方式进行填充;耐火层和耐火绝热过渡层厚度没有减少,即可满足耐火、腐蚀等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废危废焚烧配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二燃室结构


技术介绍

1、工厂级固废危废焚烧处理多采用回转窑、二燃室两者组合完成焚烧工作。固体及小颗粒状废物在回转窑内完成主要燃烧工作;回转窑内焚烧产生的废气在二燃室内进行二次充分燃烧。二燃室内烟气要在1100℃条件下停留超过2s时间,保证废气完全燃烧和二噁英类充分分解。固废危废焚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腐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会通过耐火材料拼接缝或施工缝孔隙渗透,在二燃室内表面形成酸露,进而腐蚀二燃室筒体。

2、为了在二燃室内1100℃以上高温和腐蚀气体条件下,保持二燃室筒体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在二燃室内增设有耐火材料,通常有以下部分组成:耐火层和(或)耐火绝热过渡层、绝热层。通过耐火材料和筒体,二燃室外壁温度一般控制在100℃以下,使用寿命20年左右。

3、二燃室前接回转窑,后接余热锅炉,其结构不是单纯的圆柱形,存在方变圆、圆锥段、出口烟道、回转窑插入口、检修口等许多异形段。异形段受热与平面或者筒体有区别,存在不均匀,易产生热力集中,导致二燃室外表面超温,温度超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燃室上段(1)、二燃室锥段(2)和二燃室下段(3),二燃室上段(1)为圆筒型,二燃室锥段(2)为锥台型,二燃室下段(3)为圆筒形;二燃室下段(3)、二燃室锥段(2)、二燃室上段(1)从下至上依次连接,二燃室上段(1)、二燃室锥段(2)和二燃室下段(3)的外壁从内至外均由耐火层(9)和/或耐火绝热过渡层(10)、绝热层(11)和筒体(12)组成,耐火层(9)和/或耐火绝热过渡层(10)、绝热层(11)和筒体(12)通过抓钉(14)连接;二燃室上段(1)的顶端设有烟气排放口(6)和紧急排放口(7),二燃室下段(3)的外壁上设有方形回转窑插入段(8),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燃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燃室上段(1)、二燃室锥段(2)和二燃室下段(3),二燃室上段(1)为圆筒型,二燃室锥段(2)为锥台型,二燃室下段(3)为圆筒形;二燃室下段(3)、二燃室锥段(2)、二燃室上段(1)从下至上依次连接,二燃室上段(1)、二燃室锥段(2)和二燃室下段(3)的外壁从内至外均由耐火层(9)和/或耐火绝热过渡层(10)、绝热层(11)和筒体(12)组成,耐火层(9)和/或耐火绝热过渡层(10)、绝热层(11)和筒体(12)通过抓钉(14)连接;二燃室上段(1)的顶端设有烟气排放口(6)和紧急排放口(7),二燃室下段(3)的外壁上设有方形回转窑插入段(8),方形回转窑插入段(8)上设置回转窑插入口(4)和清焦人孔(5),二燃室锥段(2)与二燃室上段(1)的筒体(12)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一过渡斜板(13)或者第一过渡弧形板;二燃室下段(3)的筒体(12)与方形回转窑插入段(8)间的连接处设置第二过渡斜板或者第二过渡弧形板,回转窑插入口(4)与方形回转窑插入段(8)的连接处设置第三过渡斜板或者第三过渡弧形板,二燃室顶部紧急排放口(7)与二燃室上段(1)的顶板的连接处设置第四过渡斜板或者第四过渡弧形板,烟气排放口(6)与二燃室上段(1)的筒体(12)的连接处设置第五过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乾龙罗海滔张健陈雷王金龙陆雪梅顾军杨昆朱锐李臻熙和麒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宇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