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598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所述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向农药原药中搅拌加入有机溶剂,再向中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搅拌混合,形成油相;称取乳化剂和分散剂并混合,向其中加入去离子水,在室温条件下搅拌混合,形成水相;将有机相倒入水相中,搅拌形成水包油乳液,再向水包油乳液中滴加扩链剂,并搅拌,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后,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所述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聚氨酯农药微胶囊具有更低的微胶囊粒径、更均匀的粒径分布和更优异的载药性能(有效含量为24.76%‑26.35%;包封率为86.33%‑88.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生产,具体涉及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农药作为重要的农用化学品,被广泛用于防治病虫害,调节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等,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使用方法和气候条件等原因,只有少量农药沉积在植物叶片表面,有效利用率一般不到40%,且只有0.1%的农药能作用到主要靶标。目前,我国常用的农药剂型主要有乳油(ec)和可湿性粉剂(wp),这些传统农药剂型存在有机溶剂含量较高、水分散性差、粉尘漂移、对环境污染严重和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新型水基农药制剂势在必行。

2、将农药微胶囊化是克服传统剂型弊端的一种可行方法,微胶囊具有靶向性强、持效期长、控制释放、保护芯材受环境影响、降低对非靶标生物药害和提高农药利用率等优点,微胶囊逐渐成为农药剂型的研究热点。

3、在制备微胶囊中,壁材体系的选择往往是决定微胶囊农药载药率和释放性能的关键因素,微胶囊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特性大多取决于囊壁材料的性质、微胶囊的形成过程。现有的微胶囊璧材主要包括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合成高分子材料、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原药、有机溶剂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用量比为5-15g:50-100mL:8-2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0-3.2g:0.5-2.0g:50-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包油乳液和扩链剂的体积比为10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原药、有机溶剂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用量比为5-15g:50-100ml:8-25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分散剂和去离子水的用量比为1.0-3.2g:0.5-2.0g:50-1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包油乳液和扩链剂的体积比为100: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农药原药为杀菌剂、除草剂和杀虫剂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氨酯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二甲苯、正丁醇、正辛醇和乙酸乙酯中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晖操晶晶夏天杨小同陈亮张晓琴梁希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