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感染科护理用防交叉采集盒。
技术介绍
1、交叉感染是天然宿主的病原体感染或传递给非天然宿主的现象,是指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医疗检查中对抽取的血液样品通常都会放置在试管中,然后放置在采集盒里,采集盒是一种采集人体血液和体液的一种装置,广泛用于感染科和血液科的样本收集工作。
2、现有技术cn217995270u专利文献提出了一种防交叉的采集盒,该专利文献提到了包括:底板、垫板、限位板、收纳盒、采样桶、压板、开关、转轴、背板;所述底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垫板抵接安装在底板的顶端;所述限位板安装在垫板的顶端,且限位板与垫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收纳盒位于限位板的内壁上,且收纳盒与限位板插接连接;所述采样桶位于收纳盒内部,且采样桶与收纳盒抵接;所述压板安装在立板的一侧,且压板与立板通过转轴插接连接;所述立板安装在底板的顶端,且立板与底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对一种防交叉的采集盒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采样桶之间密闭,防交叉感染效果好,便于安装与拆卸,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染科护理用防交叉采集盒,包括主体机构(1)和便移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移动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下侧,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采集盒本体(101)、采集盒盖(102)和牛排活页(103),所述采集盒盖(102)活动安装在采集盒本体(101)的后端,所述牛排活页(103)活动安装在采集盒本体(101)的后端,所述采集盒本体(101)与采集盒盖(102)通过牛排活页(103)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护理用防交叉采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7)包括固定座(1071)、固定柱(1072)、限位板(107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染科护理用防交叉采集盒,包括主体机构(1)和便移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便移动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下侧,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采集盒本体(101)、采集盒盖(102)和牛排活页(103),所述采集盒盖(102)活动安装在采集盒本体(101)的后端,所述牛排活页(103)活动安装在采集盒本体(101)的后端,所述采集盒本体(101)与采集盒盖(102)通过牛排活页(103)互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感染科护理用防交叉采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07)包括固定座(1071)、固定柱(1072)、限位板(1073)、复位弹簧(1074)、伸缩柱(1075)、固定板(1076)、放置盒(1077)、支撑座(1078)、活动弹簧(1079)、活动板(10710)、泡棉(10711)和放置槽(10712),所述固定座(1071)固定安装在采集盒本体(101)内端的下侧,所述固定柱(1072)固定安装在固定座(1071)的上端,所述限位板(1073)固定安装在固定柱(1072)的外端,所述复位弹簧(1074)活动安装在限位板(1073)的上端,所述伸缩柱(1075)活动安装在固定柱(1072)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感染科护理用防交叉采集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76)固定安装在伸缩柱(1075)的上端,所述固定板(1076)固定安装在复位弹簧...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