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317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包括井体,井体内插接有过滤管,过滤管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过滤板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贯穿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件,过滤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筒,圆筒环形表面开设有多个进水孔,转动件连接固定在圆筒内,过滤板上下两个侧面滑动连接有反冲件,反冲件分别与圆筒和转动件连接固定,圆筒上表面设有水泵,水泵输入端连接固定有连接管,连接管远离水泵的一端插接在圆筒内,水泵输出端相连相通有贯穿锥形罩的排水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无需对井体底部进行封堵,从而提高井体过滤效率,同时避免砂石在水泵边缘处堆积,解决降水时需要定时对井底进行排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深基坑降水井的,具体为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


技术介绍

1、深基坑是指开挖的深度已经超过了5米的基坑,由于地下水位高,含水量丰富,存在潜水或承压水,因此在进行基坑施工的时,通常会在基坑边缘处开挖多个用于排水的降水井,深基坑降水井主要由井体过滤管、抽水设备和排水管组成。

2、对于一些地底泥土含砂量较重的地区,如南通市地区富水粉细砂层,在进行降水井排水时,井底泛砂,导致井底流砂堆积,因此得采取封井底的处理方法,但由于过滤管在渗透水时,还是会携带少量砂石进入井底,导致降水井排水过程中还需定时对井底堆积的砂石进行清理,因此需要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主要提供了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地底泥土含砂量较重的地区的降水井排水时,砂石会堆积在降水井底部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深基坑降水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包括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内插接有过滤管(1),所述过滤管(1)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连接固定有由悬浮材质制成的锥形罩(7),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筒(12),所述圆筒(12)环形表面开设有多个进水孔(13),所述转动件连接固定在圆筒(12)内,所述过滤板(6)上下两个侧面滑动连接有反冲件,所述反冲件分别与圆筒(12)和转动件连接固定,所述圆筒(12)上表面设有固定在锥形罩(7)内的水泵(16),所述水泵(16)输入端连接固定有连接管(19),所述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包括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内插接有过滤管(1),所述过滤管(1)内滑动连接有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连接固定有由悬浮材质制成的锥形罩(7),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内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过滤板(6)上表面滑动连接有圆筒(12),所述圆筒(12)环形表面开设有多个进水孔(13),所述转动件连接固定在圆筒(12)内,所述过滤板(6)上下两个侧面滑动连接有反冲件,所述反冲件分别与圆筒(12)和转动件连接固定,所述圆筒(12)上表面设有固定在锥形罩(7)内的水泵(16),所述水泵(16)输入端连接固定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远离水泵(16)的一端插接在圆筒(12)内,所述连接管(19)在圆筒(12)内的一端环形表面连接固定有圆环(20),所述水泵(16)输出端相连相通有贯穿锥形罩(7)的排水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包括横截面为h型的转动块(15),所述转动块(15)转动连接在贯穿孔内,所述转动块(15)连接固定在圆筒(12)内,所述转动块(15)上表面连接固定有竖杆(17),所述竖杆(17)环形表面上侧连接固定有多个环形等距布置的扇叶(18),所述圆筒(12)环形内表面连接固定有多个支杆(21),所述支杆(21)远离圆筒(12)的一端与竖杆(17)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基坑降水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件包括多个扇形罩(11),所述扇形罩(11)滑动连接在过滤板(6)上表面,所述圆筒(12)环形表面连接固定有多个扇形罩(11),所述扇形罩(11)与进水孔(13)交替布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春华陈张仪顾春锋张锦程姚小龙陆淼
申请(专利权)人:通州建总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