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脂末制备过程中的杀菌方法、杀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65027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杀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脂末制备过程中的杀菌方法、杀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植脂末制备过程中的杀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脂末制备浆料依次进行刮板式杀菌机杀菌和层流罐杀菌;所述刮板式杀菌机的出口温度为90~95℃;所述层流罐的出口温度为90~94℃,层流罐杀菌的停留时间为60~100s;所述植脂末制备浆料由植脂末原料经配料、混合、剪切和均质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植脂末制备浆料经刮板式杀菌机杀菌后,进行层流罐杀菌,能够保证有效杀菌时间,杀菌效果好。而且采用层流罐杀菌后,不易导致物料沾壁、物流状态好,不影响产品质量,杀菌机的清洗难度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杀菌,具体涉及一种植脂末制备过程中的杀菌方法、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1、植脂末是以葡萄糖浆、食用植物油、乳粉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微胶囊化、喷雾干燥等技术制成的粉末型食品配料。由于植脂末能够改善食品的内部结构、增香增味,并能够明显提升食品及饮料口感的醇厚度、顺滑度和饱满度,因此,既是奶茶、咖啡制品常用的配料,又常用于速溶麦片、蛋糕及饼干等休闲食品,在现代食品生产和加工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

2、植脂末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配料→混合→剪切→均质→杀菌→喷雾干燥→筛分→包装→金探→斤检→入库。植脂末中富含油脂、糖类、蛋白质,在植脂末配料混合湿加工阶段(从配料到喷雾干燥前),相当于存在丰富的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其他生长因子,若控制不当,极易造成微生物的繁殖和滋生,给生产控制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因植脂末直接入口、冷水冲饮的特性,部分终端户对微生物的要求极度严格,要求终产品菌落总数<100cfu/g。

3、目前,植脂末行业内现有杀菌技术使用的是杀菌机(杀菌机内部是刮板)杀菌效率不高,且杀菌机内部清洗很困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脂末制备过程中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脂末制备浆料包括:脂肪5~40wt%、蛋白0~6wt%、稳定剂0.5~2.5wt%、葡萄糖糖浆45~9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脂末制备浆料的流速为5000~9000L/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罐的出口温度为90~92℃,层流罐杀菌的停留时间为86~92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罐杀菌包括依次进行的一级层流罐杀菌和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脂末制备过程中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脂末制备浆料包括:脂肪5~40wt%、蛋白0~6wt%、稳定剂0.5~2.5wt%、葡萄糖糖浆45~9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脂末制备浆料的流速为5000~9000l/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罐的出口温度为90~92℃,层流罐杀菌的停留时间为86~92s。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杀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罐杀菌包括依次进行的一级层流罐杀菌和二级层流罐杀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江郭传庄王俊波姜志刚冯启翔李天罡
申请(专利权)人:东晓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