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电信反欺诈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6488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9
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电信反欺诈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1.将信息中的语音模态转换为文字模态;步骤2.将信息中的图像进行切片并转换为图像数字向量;步骤3.将信息中的文本转换为数字向量;步骤4.文本图像信息融合向量生成;步骤5.多层联合向量的深度学习网络迭代训练;步骤6.欺诈识别预测;待预测是否为欺诈的样本输入到已经训练好的分类器模型中,利用最后一层迭代后的输出向量,经过双曲正切函数进行映射,完成欺诈预测时的是否违规的判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模态融合深度学习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电信反欺诈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通讯互联网行业逐渐深入到我国社会每个角落。

2、在欺诈过程中,一般会有较清晰的行为逻辑,整个过程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信息渠道会包含多个维度,例如日常的电话,网络聊天,图片文字等多模态信息。传统的基于电话号码举报黑名单的方式,已经是在风险泄露之后才能采取的措施。如何利用多模态信息,将多模态信息在时间维度上完成信息抽取与融合,尽早的准确识别和防范风险是欺诈风险识别的难点。

3、多模态信息的联合训练,可以提高同时拥有图像,文本,语音等多模态信息任务的性能。如何将文本、图像、语音有效融合,提升识别模型识别准确率,同时保持模型的轻量化是多模态领域的目标。由于图像与文本信息特征的不同,大多数实际应用中基于检测的视觉嵌入时间消耗大,难以与文本采用统一网络结构。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电信欺诈识别需要统一文本与图像的模型结构,平衡模型尺寸和运行时间,并用融合的时序模型抽取深层逻辑特征,提高识别的准确率和时效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电信反欺诈识别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将输入图像I切成小块并展平为向量v,通过线性映射V与位置嵌入向量Vpos,将v转换为嵌入特征这里vclass是类别标签向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通过词嵌入矩阵T与位置嵌入矩阵Tpos,将输入文本t换为嵌入特征tclass为类别标签向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将上一步得到文本和图像嵌入特征和与其对应的模态类型嵌入向量ttype、vtype求和,然后拼接形成张量z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电信反欺诈识别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将输入图像i切成小块并展平为向量v,通过线性映射v与位置嵌入向量vpos,将v转换为嵌入特征这里vclass是类别标签向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包括:通过词嵌入矩阵t与位置嵌入矩阵tpos,将输入文本t换为嵌入特征tclass为类别标签向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包括:将上一步得到文本和图像嵌入特征和与其对应的模态类型嵌入向量ttype、vtype求和,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琼孙立宋明黎宋杰冯尊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教育发展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