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德阳专利>正文

一种绳索牵引机构及应用有该绳索牵引机构的推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5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绳索牵引机构及应用有该绳索牵引机构的推拉窗,其中所述绳索牵引机构在于包括有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并且两个张紧轮相互邻近并排间隔设置且两者的转轴平行,至少其中一个张紧轮由外接的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远离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设置的转向轮;绳索,其进入第一张紧轮的进线端自转向轮而来并以靠近第一张紧轮的方向绕过第一张紧轮的第一环形槽后,再绕过第二张紧轮的第一环形槽,然后绕回第一张紧轮的第二环形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绕圈;而后依次类推,继而形成后续的至少一个绕圈;绳索最终绕出第一张紧轮或第二张紧轮的出线端,再绕回转向轮后,与进线端构成首尾闭合相连。(*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A rope drawing mechanism and a sliding window using the rope trac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ope traction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 of the rope traction sliding window mechanism, wherein the rope traction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peripheral wall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spaced annular slot of the first tensioner and second tensioning wheel, a tension wheel shaft and two mutually adjacent set the interval and the two parallel side by side, at least one of the tensioning power by external wheel driving mechanism is driven to rotate; the steering wheel from the first tensioner and second tensioning wheel set; the rope, the first line into the tension wheel end self steering wheel and the first annular groove to close to the first the tensioner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tensioning wheel after the first round, and then around the first ring groove second of the tensioning wheel, and then back to the first tensioner second annular groove, thus forming a complete circle; then in turn, and then form At least one of the following round; rope around the first final tensioning wheel or second tensioner terminal, and then circle back to the steering whe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end of which both ends are cl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绳索牵引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以绳索作为牵引动力的绳索 牵引机构,以及应用有该绳索牵引机构的推拉窗。
技术介绍
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摩擦力无处不在。摩擦力按其性质可分为滑动摩擦力、静摩 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三种。其中,滑动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因数与正压力相乘,即f = uXN其中,u是动摩擦因数,N为正压力;其中动摩擦因数是由两个有相互作用摩擦力 的物体之间接触面粗糙程度决定的。力学告诉我们,缠在桩上的绳索,在滑动的时候,摩擦力可以达到极大的程度。绳 索绕的圈数越多,摩擦力也就越大。摩擦力增长的规律是如果圈数按照算术级数加多,摩 擦力就按照几何级数增长。十八世纪著名数学家欧拉,曾经确定了摩擦力跟绳索绕在桩子 上的圈数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公式F = fXeka在这个公式里,f代表我们所用的力,F代表我们所要对抗的力。e代表常数 2.718……(自然对数的底),k代表绳索和桩子之间的摩擦系数。α代表绕转角,也就是绳 索绕成的弧的长度跟弧的半径的比。上述欧拉公式经常应用到绳索牵引机构中,特别是应用到一些需要拖动重量较大 的外部负载的绳索牵引机构当中,绳索一般缠绕多圈,绳索绕的圈数越多,摩擦力也就越 大,实际所需要的牵引力也就越小。现有的以绳索作为牵引动力的绳索牵引机构,其结构一般可以分成两种类型第 一类中,绳索在牵引过程中采用“开环”结构;第二类中,绳索在牵引过程中采用“闭环”结 构。在第一类的绳索牵引机构中,绳索采用“开环”结构一般包括两种第一种参见附图10所示,绳索201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轮202上,绳索201的自由 端在绕线轮202上缠绕几圈后拉出,绳索201的自由端上可以用来拖动外部负载的牵引架 203,绕线轮202在外接动力机构204的作用旋转,从而带动绳索201的自由端上的牵引架 203运动;这种结构常用于类似“轱辘井”中,从附图10可以看出,绕线轮202在不断转动带 动牵引架203的过程中,绳索201不断缠绕在绕线轮202上,绕线轮202转动一圈,绳索201 多缠绕一圈;这种绳索牵引机构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绕线轮202的不断转动,绳索在 绕线轮202上缠绕的圈数越多,绕线轮202外部的体积也会越来越大,并且还需要长度较长 的绳索,这种结构不适用于对绕线轮体积有限制的需要绳索牵引机构做为牵引动力的装置 中。为了克服第一种绳索为“开环”结构的绳索牵引机构的缺点,人们一般采用如附图 11所示的第二种绳索牵引机构,它采用两个附图10中的“开环”结构组成类似“闭环”结构,即第一段绳索201的一端固定在绕线轮202的一端,第二段绳索205的一端则固定在绕线 轮202的另一端,第一段绳索201和第二段绳索205分别在绕线轮202上缠绕几圈后,第一 段绳索201的自由端与第二段绳索205的自由端连接在一起,并绕过收线尾轮206上,可以 用来拖动外部负载的牵引架203固定在收线尾轮206与绕线轮202之间的第一段绳索201 或者第二段绳索205上。绕线轮202在外接动力机构204的作用旋转,从而带动第一段绳 索201和第二段绳索205在绕线轮202上做缠绕或释放动作,进而带动牵引架203运动;这 种绳索牵引机构的两段绳索如果距离较近,在缠绕过程中容易打结,两段绳索一旦打结,整 个绳索牵引机构就不能输出牵引动力;并且两段绳索在绕线轮上缠绕的圈数越多,绕线轮 的体积也会不断增加,同样适用于对绕线轮体积有限制的需要绳索牵引机构做为牵引动力 的装置中;尤为重要的是,由于用来拖动外部负载的牵引架是固定在收线尾轮与绕线轮之 间的第一段绳索或者第二段绳索上的,而这两段绳索在运动过程中摩擦力的方向不是始终 与绕线轮的转动轴轴向之间保持正向相切,多数时间是会与绕线轮的转动轴轴向之间存在 一个偏移角度,特别是偏转到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第一段绳索全部释放完以后的位置(参见 附图12所示)时;或者偏转到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第二段绳索全部释放完以后的位置(参见 附图13所示)时;绳索对牵引架的牵引动力会因为这个偏移角度而大大减少;并且绳索与 绕线轮之间容易打滑。而第二类的绳索牵引机构中,绳索采用“闭环”结构一般也包括两种第一种参见附图14所示,绳索201缠绕在绕线轮202上数圈以后,两个自由端首 尾闭合相接成一个闭合带,从而形成“闭环”结构,封闭的绳索201再绕过收线尾轮206,绕 线轮202外周壁上也可以设置螺旋形凹槽,方便绳索缠绕;绕线轮202由外接动力机构204 带动旋转,而可以用来拖动外部负载的牵引架203固定在收线尾轮206与绕线轮202之间 的绳索201上;工作时,外接动力机构带动绕线轮旋转,绕线轮带动绳索运动,绳索带动牵 引架运动;这样,缠绕在绕线轮上的绳索势必会沿着绕线轮外周壁向上或向下运动,当绳索 牵引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绳索与绕线轮之间的摩擦力方向不是始终与绕线轮的转动轴 轴向之间保持正向相切,多数时间是会与绕线轮的转动轴轴向之间存在一个偏移角度,特 别是绳索运动到附图15或附图16所示的位置时,绳索与绕线轮外周壁之间摩擦力与绕线 轮的转动轴轴向之间不是正向相切,而是存在一个角度差,这个角度差会使绳索对牵引架 的牵引动力会因为这个“角度差”的原因而大大减少;另外,这个“角度差”会对绳索本身造 成额外负担,影响绳索的使用寿命;同时,绳索与绕线轮之间容易打滑。第二种参见附图17所示,与第一种绳索采用“闭环”结构的绳索牵引机构不同的 是,绳索201不会沿着绕线轮202转轴轴向上下来回移动,但是绕线轮202本身会在外接 动力机构204带动下沿着转轴轴向向上或向下移动;其具体结构为绕线轮202为空心管 状结构,并套设在一具有外螺纹的转轴207外,转轴207上端固定,绕线轮202的内壁上制 有与转轴207上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参见附图18所示;绕线轮202下端与外接动力机构 204的转轴输出端相联,外接动力机构204带动绕线轮202旋转,这时,绕线轮202会沿着转 轴207上的外螺纹向上或向下移动;这种结构的绳索牵引机构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绕 线轮在工作过程中会沿着转轴向上或向下移动,这就需要较大空间来安装绕线轮;并且绳 索与绕线轮外周壁之间摩擦力同样会存在与第一种绳索采用“闭环”结构的绳索牵引机构 同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过程中绳索既不会在绕 线轮上沿着绕线轮转轴轴向来回移动、绕线轮自身也不会沿着转轴轴向来回移动的绳索牵 引机构,并且绳索与绕线轮之间能产生较好张紧力、不易打滑。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绳索牵引机构的推拉窗。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该绳索牵引机 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张紧轮,其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第二张紧轮,其外周壁上也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并且所述的第一、 第二张紧轮相互邻近并排间隔设置且两者的转轴平行,至少其中一个张紧轮由外接的动力 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转向轮,远离所述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绕在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转向轮之间的绳索。采用外周壁上设置环形槽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绕线 轮,可以很好保证绳索与两个张紧轮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绳索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第一张紧轮,其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  第二张紧轮,其外周壁上也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并且所述的第一、第二张紧轮相互邻近并排间隔设置且两者的转轴平行,至少其中一个张紧轮由外接的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旋转;  转向轮,远离所述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  绕在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转向轮之间的绳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绳索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张紧轮,其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第二张紧轮,其外周壁上也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并且所述的第一、第二张紧轮相互邻近并排间隔设置且两者的转轴平行,至少其中一个张紧轮由外接的动力驱动机构驱动旋转;转向轮,远离所述的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绕在第一张紧轮、第二张紧轮和转向轮之间的绳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绳索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导向轮,所述的 绳索绕过所述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转向轮之间或者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第一张紧轮 之间或者所述导向轮与所述第二张紧轮之间的绳索段用来连接外接的外部负载牵引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绳索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轮的外周壁 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张紧轮的外周壁直径。4.一种绳索牵引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张紧轮,其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环形槽;第二张紧轮,其外周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槽;并且所述的第一、第二张紧轮相互 邻近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德阳
申请(专利权)人:瞿德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