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迷走神经刺激,尤其涉及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1、迷走神经为混合神经,其运动纤维起自疑核,与舌咽神经并行,穿出脑干后经颈静脉孔出颅腔,供应除软腭肌和茎咽肌以外的所有咽、喉、软腭的肌肉;
2、对耳迷走神经进行适当的刺激具有治疗作用,而目前常见的耳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是通过有线的电极贴片贴在耳朵耳甲腔中,随后通电即可进行刺激治疗,但这种有线的电极贴片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容易受到拉扯而导致电极垫片脱落,也有一些是入耳式类似蓝牙耳机的结构卡在耳甲腔中,但这种方式无法在耳背处设置电极,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为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本申请提出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包括耳甲腔贴片和耳背贴片,所述耳背贴片设在耳甲腔贴片后侧;
3、所述耳甲腔贴片包括第一底壳和第一顶盖,所述第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甲腔贴片(1)和耳背贴片(11),所述耳背贴片(11)设在耳甲腔贴片(1)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甲腔贴片(1)还包括第一电路板(6),所述第一电路板(6)固定连接在第一顶盖(3)内部,所述电极一(4)和第一电路板(6)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6)后侧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和第一纽扣电池(9),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设在第一纽扣电池(9)底部,且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和第一纽扣电池(9)分别与第一电路板(6)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耳甲腔贴片(1)和耳背贴片(11),所述耳背贴片(11)设在耳甲腔贴片(1)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甲腔贴片(1)还包括第一电路板(6),所述第一电路板(6)固定连接在第一顶盖(3)内部,所述电极一(4)和第一电路板(6)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6)后侧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和第一纽扣电池(9),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设在第一纽扣电池(9)底部,且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和第一纽扣电池(9)分别与第一电路板(6)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吸式耳迷走神经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和第一电路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6)后侧固定设有第一固定座(8),所述第一纽扣电池(9)通过第一固定座(8)固定安装在第一电路板(6)后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霏,荣培晶,翟伟航,张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