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411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液晶层和多个支撑柱,第一基板靠近第二基板的一面上设有衬垫层,衬垫层包括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第一形变部内设有阻尼液,第二形变部内设有弹性材料;第二形变部设置在支撑柱与第一基板之间,第二形变部受第一形变部挤压后产生形变,使第二形变部的厚度始终等于支撑柱的顶部与第一基板之间的间距的宽度。本申请在第一基板上设置具有两个形变部的衬垫层,在液晶受热膨胀后,对第一形变部进行挤压,阻尼液进行缓冲,将力转移到第二形变部产生形变,进而使得第二形变部与第一基板始终保持抵接,避免产生间隙,导致液晶受重力影响下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液晶显示器由于零辐射、低功耗、散热小、体积小、图像还原精确、字符显示锐利等优点,已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为了使液晶能够注入到显示器的上、下基板之间,需要在其间设置支撑物以提供所需的间隙(cell gap),该支撑物一般称为柱状隔垫物(photospacer,ps),以防止上下基板接触。

2、目前,业内柱状隔垫物设计时存在如下问题:当柱状隔垫物的分布密度高时,压缩量会降低,隔垫物与液晶材料的热胀冷缩会不匹配,从而导致液晶层厚度不受控制的现象发生,例如,在高温下,液晶会进行膨胀,导致两个基板之间的间隙增大,如此使得支撑物与基板之间的间隙增加,间隙增加后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导致液晶受重力影响下坠聚集到显示面板的下部,产生重力姆拉(mura),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旨在解决因液晶受热膨胀导致盒厚增加,产生间隙导致液晶下坠的问题,并缓冲液晶膨胀产生的挤压力。>

2、本申请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以及多个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上设有衬垫层,所述衬垫层包括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内设有阻尼液,所述第二形变部内设有弹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部包括挤压管,所述阻尼液设置在所述挤压管内,所述第一形变部与所述第二形变部连通;所述弹性材料为片晶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部呈倒“凹”字型,所述第一形变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中间区以及从所述中间区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对盒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有液晶层以及多个支撑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第二基板的一面上设有衬垫层,所述衬垫层包括第一形变部和第二形变部,所述第一形变部内设有阻尼液,所述第二形变部内设有弹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部包括挤压管,所述阻尼液设置在所述挤压管内,所述第一形变部与所述第二形变部连通;所述弹性材料为片晶层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形变部呈倒“凹”字型,所述第一形变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中间区以及从所述中间区的两端分别向所述第二基板延伸形成的两个竖直区,所述竖直区与所述中间区相互连通,所述中间区和所述竖直区内均设有阻尼液。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的方向上,所述竖直区的长度值为l,1um≤l≤1.5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弹力感应器,所述弹力感应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形变部与所述第一基板之间,所述弹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小靖王梦玲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