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402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34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包括对接导向平台与对接筒装置;所述对接筒装置套装在对接导向平台内;所述对接导向平台包括外弹性压轮、框架、缓冲垫、挡板;所述框架具有支撑板,外弹性压轮安装在框架的所具有的支撑板上,且沿框架的轴向和周向均匀阵列分布;所述对接筒装置内设置有弹性导向机构。本技术所具有的弹性导向机构具有很好的纠偏作用,能够有效解决航行器与对接中轴线有一定偏角或偏移时的对接导向难题;与此同时,本技术通过外弹性压轮,当航行器以一定偏角或偏移撞击对接筒装置时,会及时吸收撞击动能损失,降低撞击对整个平台的侧向冲击力,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航行器水下对接的,具体涉及一种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海洋开发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下航行器被应用在各个海域,日益增多的航行器和任务需求要求航行器能够高效的进行水下对接,因此围绕水下航行器的对接技术引起了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在对接过程中,航行器对接导向技术是对接过程中重要的核心技术。

2、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811088623.3公开的一种水下航行器对接回收装置及方法,该专利中锥形导向罩一端设有第一导槽,另一端设有第二导槽,与航行器设有两个凸起插槽、一个金属片和天线进行配合对接,然后通过多个电动缸将航行器逐步固定,导向过程对航行器要求较高,同时摩擦力较大,难以胜任航行器偏角较大情况的导向对接。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378775.6公开的一种动基座条件下的uuv水下对接装置,该专利中当uuv进入对接装置,uuv吊耳触碰吊耳卡槽推动向前运动,触发控制中心开关,移动吊耳卡槽上升,固定uuv的前进方向,再利用液压系统推动并固定uuv,该装置没有进行纠偏设计,当航行器偏角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导向平台(1)与对接筒装置(2);所述对接筒装置(2)套装在对接导向平台(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6)的数量为4个,4个支撑板(56)沿所述框架(5)的周向布置,所述支撑板(5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框架(5)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弹性压轮(3)包括第一滚轮(11)、第一轴承(12)、第一挡圈(13)、第一卡簧(14)、第一滚轮轴(15)、第一运动支架(16)、外弹性压轮底座(17)、第一弹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接导向平台(1)与对接筒装置(2);所述对接筒装置(2)套装在对接导向平台(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56)的数量为4个,4个支撑板(56)沿所述框架(5)的周向布置,所述支撑板(56)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框架(5)的长度方向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弹性压轮(3)包括第一滚轮(11)、第一轴承(12)、第一挡圈(13)、第一卡簧(14)、第一滚轮轴(15)、第一运动支架(16)、外弹性压轮底座(17)、第一弹簧(18)以及第一弹簧挡块(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筒装置(2)包括锥形导向罩(22)、第一对接筒筒体(30)、对接筒加固件(31)、第二对接筒筒体(32)、导轨组件、弧形支架(28)以及支架安装板(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航行器对接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对接筒装置(2)的四周安装导轨组件,所述导轨组件包括导轨支撑板(29)和导轨(26),所述导轨支撑板(29)的一端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惠高咏王文栋张云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船舶电子设备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六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