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稠油井井筒降粘,具体涉及一种深层特超稠油复合降粘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全球稠油探明储量共8100亿余吨,占全球石油剩余储量的70%,被中外专家公认为是21世纪最具前景和最为现实的接替资源。我国的稠油资源相当丰富,稠油产量约占辽河油田原油总产量的70%,胜利油田原油总产量的20%。西北局的塔河超稠油塔河油田探明地质储量约13.3亿吨,其中稠油储量约7.54亿吨(占比57%),目前储量动用5.55亿吨。
2、井筒降粘工艺是稠油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稠油油藏稳产的重要举措。目前稠油井广泛使用的井筒降粘工艺:掺水工艺、掺化学降粘工艺、掺稀油降粘工艺、电加热工艺、密闭式热流体循环降粘工艺等。每项工艺都有技术适用性:地面50℃脱气条件下,掺水降粘工艺一般适用于原油粘度低于30,000mpa·s,水溶性降粘剂适用的稠油粘度通常低于30,000mpa·s,密闭式热流体循环降粘工艺一般适用于50,000mpa·s以内的油井,空心抽油杆电加热降粘工艺在井筒保温生产的前提下可适用于200,000mpa·s的油井,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层特超稠油复合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掺稀比与掺稀后的混合油样的敏感温度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式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稀加热深度ZH用以下公式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的温度θH通过以下模型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方程幂指数的系数r1、r2根据以下模型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温度方程的系数C1、C2根据以下模型确定:
>7.根据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层特超稠油复合降粘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掺稀比与掺稀后的混合油样的敏感温度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式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稀加热深度zh用以下公式表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的温度θh通过以下模型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温度方程幂指数的系数r1、r2根据以下模型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兰,于田田,梁伟,张兆祥,沈静,赵晓红,张鹏,王坤,郝婷婷,王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