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2927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7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涉及涡轮增压器技术领域,包括涡轮壳、排气口、散热片、风扇护圈、水冷管、风扇、风扇轴、支撑杆、法兰盘、涡轮、主轴、叶轮和中间壳体;所述水冷管数量为六组,每三组水冷管分别焊接连接在两组涡轮壳外侧;所述散热片数量为三十组,散热片环绕分布在涡轮壳外侧,散热片与涡轮壳焊接连接;所述主轴嵌设在中间壳体内,主轴与风扇轴焊接连接,主轴与涡轮通过螺栓连接,主轴与叶轮焊接连接;所述风扇轴与风扇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法兰盘与涡轮壳焊接连接;通过风扇、风扇轴、风扇护圈、主轴、涡轮和散热片的设置,增加了散热接触面,提高了散热效率,解决了涡轮增压器壳体部位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涡轮增压器,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


技术介绍

1、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空气的压力和密度增大可以燃烧更多的燃料,相应增加燃料量和调整发动机的转速,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2、基于上述,涡轮增压器对空气增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而机壳散热是利用机油对中间体与轴承进行散热,但对于发热量较高的涡轮壳体部位的散热效果较差,冷却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以解决涡轮增压器壳体部位的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2、本技术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3、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包括涡轮壳、排气口、散热片、风扇护圈、水冷管、风扇、风扇轴、支撑杆、法兰盘、涡轮、主轴、叶轮和中间壳体;所述水冷管数量为六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壳(1)、排气口(2)、散热片(3)、风扇护圈(4)、水冷管(5)、风扇(6)、风扇轴(7)、支撑杆(8)、法兰盘(9)、涡轮(10)、主轴(11)、叶轮(12)和中间壳体(13);所述水冷管(5)数量为六组,每三组水冷管(5)分别焊接连接在两组涡轮壳(1)外侧;所述散热片(3)数量为三十组,散热片(3)环绕分布在涡轮壳(1)外侧,散热片(3)与涡轮壳(1)焊接连接;所述排气口(2)与涡轮壳(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中间壳体(13)与涡轮壳(1)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8)数量为四组,支撑杆(8)分别焊接连接在四组散热片(3)外端,支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涡轮壳(1)、排气口(2)、散热片(3)、风扇护圈(4)、水冷管(5)、风扇(6)、风扇轴(7)、支撑杆(8)、法兰盘(9)、涡轮(10)、主轴(11)、叶轮(12)和中间壳体(13);所述水冷管(5)数量为六组,每三组水冷管(5)分别焊接连接在两组涡轮壳(1)外侧;所述散热片(3)数量为三十组,散热片(3)环绕分布在涡轮壳(1)外侧,散热片(3)与涡轮壳(1)焊接连接;所述排气口(2)与涡轮壳(1)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中间壳体(13)与涡轮壳(1)焊接连接;所述支撑杆(8)数量为四组,支撑杆(8)分别焊接连接在四组散热片(3)外端,支撑杆(8)与风扇护圈(4)焊接连接;所述主轴(11)嵌设在中间壳体(13)内,主轴(11)与风扇轴(7)焊接连接,主轴(11)与涡轮(10)通过螺栓连接,主轴(11)与叶轮(12)焊接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恩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雷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