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储能,尤其涉及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高能量和零污染的特点,利用太阳能系统进行发电和供暖为解决能源短缺的一个重大方向。同时,在蓄热方式中,相变蓄热材料能够携带较大的能量,在放热过程中具有功率稳定并且效率较高的特点,是潜力较大的蓄热方式,和太阳能系统的结合,极大的提升了能源的利用率。
2、然而目前针对太阳能的蓄热方式中,大多采用单一的相变蓄热装置或者水蓄热系统,涵盖的温度区域小,无法应对冬季或者夜间的太阳能波动性的特点,从而不能在晚上或者冬天时仍然能够向用户提供较高温度的热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包括:光伏光热模块,用于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且所述热能用于对换热流体进行初次加热;平板式光伏加热模块,和所述光伏光热模块相连通,用于对所述换热流体进行二次加热;多层相变蓄热模块,连通于所述光伏光热模
...【技术保护点】
1.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相变蓄热模块(30)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相变蓄热塔,沿所述换热流体的循环方向,定义多个所述相变蓄热塔包括起始端相变蓄热塔和末端相变蓄热塔,从所述起始端相变蓄热塔往所述末端相变蓄热塔的方向,所述相变蓄热塔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包括5个层级的所述相变蓄热塔,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相变蓄热模块(30)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相变蓄热塔,沿所述换热流体的循环方向,定义多个所述相变蓄热塔包括起始端相变蓄热塔和末端相变蓄热塔,从所述起始端相变蓄热塔往所述末端相变蓄热塔的方向,所述相变蓄热塔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包括5个层级的所述相变蓄热塔,从所述起始端相变蓄热塔往所述末端相变蓄热塔的方向,所述相变蓄热塔中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分别为50-55℃、40-45℃、30-35℃、20-25℃、10-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还包括温度检测装置(60)和换热流体流入调节模块(70),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0)设于所述平板式光伏加热模块(20)的流出口,用于监测从所述平板式光伏加热模块(20)流出的所述换热流体的温度,所述换热流体流入调节模块(70)连通于所述平板式光伏加热模块(20)和每一个所述相变蓄热塔之间,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60)监测到的温度,调节所述平板式光伏加热模块(20)输送的所述换热流体的流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耦合太阳能的多级相变蓄热供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体循环模块(40)包括第一泵体(41)、主进管道(42)和主出管道(43),所述第一泵体(41)连通于所述平板式光伏加热模块(20)的流出口,所述主进管道(42)连通于所述第一泵体(41)和所述起始端相变蓄热塔之间,所述主出管道(43)连通于所述末端相变蓄热塔和所述光伏光热模块(10)之间,所述换热流体流入调节模块(70)包括多个第一流入支路(71)和多个第一开关阀(72),所述主进管道(42)和每一个所述第一流入支路(71)均连通,所述主进管道(42)和每一个所述第一流入支路(71)上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勇军,张学伟,覃家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