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2409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包括步骤:(S1)配置多段标准目标物和参照物的混合液;(S2)利用离子阱质谱技术处理每一段混合液,分别获得对应的目标物信号强度和参照物信号强度,以及每一段的离子阱工作参数范围;(S3)根据信号强度、工作参数获得每一段的映射关系;(S4)未知样品分别和所述多段混合液中使用的参照物混合,获得多段待测液;(S5)按照所述每一段的离子阱工作参数范围,利用离子阱质谱技术处理多段待测液,获得与每一段对应的待测液信号强度;(S6)利用分别与每一段对应的所述待测液信号强度和映射关系,获得未知样品中目标物浓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质谱技术,特别涉及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


技术介绍

1、离子阱通常采用自动增益控制(agc)技术预扫描来控制离子化时间,控制离子阱内的离子数,然后采用外标或内标方法来进行定量分析。

2、外标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定量方法,是用标准品的峰面积或峰高与其对应的浓度做一条标准曲线,测出样品的峰面积或峰高,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其对应的浓度。

3、内标法通常是选一个与待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配制待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或峰高)及相对校正因子,按公式即可求出被测组分在样品中的百分含量。

4、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在于:

5、离子阱采用agc技术每次扫描前需要进行预扫描,需要进行强度与离子化时间的换算,时序复杂。每次扫描离子化时间不同,信号强度比值有可能不同,导致定量不准确。

6、使用外标法,每次样品分析的环境、仪器状态条件很难完全相同,因此容易出现较大误差。

7、使用内标法,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比较困难,内标物的性质应尽可能与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段中与各个偏置电压值对应的映射关系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依次处理目标物浓度最高、最低和其它浓度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浓度最高混合液时,设置初始偏置电压值,并在离子化时间设置范围内增加离子化时间扫描,获得目标物信号强度和参照物信号强度,若强度均大于0,此时的电压值是偏置电压最小值...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段中与各个偏置电压值对应的映射关系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依次处理目标物浓度最高、最低和其它浓度的混合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处理浓度最高混合液时,设置初始偏置电压值,并在离子化时间设置范围内增加离子化时间扫描,获得目标物信号强度和参照物信号强度,若强度均大于0,此时的电压值是偏置电压最小值,若否,则提高偏置电压值,增加离子化时间扫描,直到获得偏置电压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增加离子化时间扫描的同时,离子捕获板监测总离子流,获得累积时间和总离子流间的相关系数,并获得当前和前一离子化时间目标物及参照物的半峰宽的偏差,以及质荷比偏差,若相关系数、半峰宽的偏差和质荷比偏差中其一超对应的阈值,前一离子化时间为该偏置电压条件下的离子化时间最大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离子阱质谱技术的分段多维定量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畅段炼杜彦磊朱爽陈玉马乔刘立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