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201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聚酰亚胺在保持耐热性或机械强度的同时具有优异的绝缘击穿电压性能或电晕放电起始电压,使用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酰胺酸组合物制备的聚酰亚胺覆盖物具有优异的耐电压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酰胺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一般来说,聚酰亚胺(polyimide、pi)是通过将二酐与二胺或二异氰酸酯溶液聚合形成的酰亚胺单体的聚合物,基于酰亚胺环的化学稳定性,具有优异的强度、耐化学性、耐候性、耐热性等机械性能。此外,聚酰亚胺因其绝缘特性、低介电常数等优异的电气特性而作为可应用于电子、通信、光学等广泛工业领域的高功能高分子材料备受关注。

2、已有尝试利用上述聚酰亚胺的优异耐热性和低介电常数来将其用作导体的覆盖材料。即,覆盖导体的绝缘层(覆盖物)需要具有优异的绝缘性、对导体的紧贴性、耐热性及机械强度等,聚酰亚胺可以大部分满足这些特性。

3、然而,在绝缘层或覆盖物中,在施加电压高的电气设备例如在高电压下使用的电机等中,对构成电气设备的绝缘电线施加高电压,而可以应对如此高电压的具有耐电压特性优异的聚酰亚胺仍需开发。

4、具体而言,在施加高电压的覆盖物表面容易产生局部放电(电晕放电),当由于电晕放电的发生而导致局部温度上升、或产生臭氧或离子时,绝缘电线的覆盖物劣化,会导致绝缘过早击穿,并缩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二酐单体成分、二胺单体成分、溶剂及纳米颗粒分散液混合并加热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分散液的金属离子含量为3000pp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分散液包括用含硅化合物进行表面改性的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硅化合物包括至少一个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二酐单体成分、二胺单体成分、溶剂及纳米颗粒分散液混合并加热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分散液的金属离子含量为3000pp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分散液包括用含硅化合物进行表面改性的纳米颗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硅化合物包括至少一个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或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含硅化合物为有机硅烷或有机硅氧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硅烷包括至少一个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氧基,并且进一步包括选自由环氧基、氨基、具有1至4个碳原子的烷基及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取代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有机硅氧烷为包括具有1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具有6至20个碳原子的芳基的直链或环状化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纳米颗粒分散液包括在表面上结合有下述化合物(a)和化合物(b)的纳米颗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化合物(a)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henyltrimethoxysilane:ptms)或苯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phenyl-3-aminopropyltrimethoxysilane:paptes),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分散液包括纳米二氧化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纳米颗粒分散液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二酐单体成分和二胺单体成分的总和包括1重量份至30重量份的纳米颗粒。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酐单体成分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卿敏卢京贤李翼祥
申请(专利权)人:PI尖端素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