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1700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20
本申请涉及煤泥水分离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机体,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前侧安装有混凝池,所述第一机体的内部后侧安装有絮凝池,所述第一机体的顶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机体并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壁等距安装有多个混合叶,所述第一机体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机体,所述第二机体的内侧中上部安装有斜管,所述斜管的内侧安装有填料。通过开启伺服电机驱动混合叶进行旋转,从而将絮凝池中的煤泥水与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流经混凝池中后持续搅拌进行二次混凝的步骤,加快了煤泥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泥水分离处理,尤其涉及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1、煤泥是一种由煤炭颗粒和水混合而成的浆体,它通常是在煤矿或煤炭加工厂产生的副产品,煤泥的粘稠程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可以是相对稀薄的液体,也可以是更加浓稠的浆体,煤泥的主要成分是细小的煤炭颗粒,它们可以是煤炭的各种不同品位和类型,在煤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煤泥水产生,煤泥水中含有煤炭中的杂质和化学物质,需要对其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和水资源的不利影响。

2、现有技术中处理煤泥水时,大多是向存储煤泥水的存放池内投放絮凝剂,通过静置的方式使煤泥水与絮凝剂产生反应,从而通过沉淀的方式对煤泥水进行处理,但是静置的方式较难使煤泥水与絮凝剂快速混合,进而影响了处理煤泥水的工作效率,较难以满足使用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静置的方式较难使煤泥水与絮凝剂快速混合,进而影响了处理煤泥水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泥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机体(6),所述第一机体(6)的内部前侧安装有混凝池(24),所述第一机体(6)的内部后侧安装有絮凝池(25),所述第一机体(6)的顶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机体(6)并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外壁等距安装有多个混合叶(7),所述第一机体(6)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机体(5),所述第二机体(5)的内侧中上部安装有斜管(13),所述斜管(13)的内侧安装有填料(10),所述第二机体(5)的顶壁安装有齿形集水堰(12),所述第二机体(5)的内侧中下部等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包括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1)的顶部右侧安装有第一机体(6),所述第一机体(6)的内部前侧安装有混凝池(24),所述第一机体(6)的内部后侧安装有絮凝池(25),所述第一机体(6)的顶壁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机体(6)并固定连接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外壁等距安装有多个混合叶(7),所述第一机体(6)的左侧连通有第二机体(5),所述第二机体(5)的内侧中上部安装有斜管(13),所述斜管(13)的内侧安装有填料(10),所述第二机体(5)的顶壁安装有齿形集水堰(12),所述第二机体(5)的内侧中下部等距安装有多个沉淀池(4),所述沉淀池(4)的内侧安装有集料斗(3),所述集料斗(3)的内侧安装有高效沉淀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体(5)的左侧连通有分配水箱(18),所述分配水箱(18)的左侧连通有第二连接管道(20),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0)的底壁连通有接自反冲洗泵管道(23),所述第二连接管道(20)的末端连通有接清水池管道(22),所述分配水箱(18)的左侧连通有焊接钢管(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泥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水箱(18)的后侧安装有自吸式污泥泵(29),所述自吸式污泥泵(29)的输入端连通有进料管道(31),所述进料管道(31)的外壁连通有第三连接管道(32),所述进料管道(31)与所述第三连接管道(32)的末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江王明贵邹立志代俊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锦秀黔川环境保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