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1379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包括承载立柱、承载网板、注浆承载管、注浆封堵管、导向管、注浆封堵车,承载网板通过若干注浆承载管与巷道顶部连接,注浆承载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注浆封堵车连通,导向管分别嵌于承载网板内,每条导向管内均设一条与其同轴分布的注浆封堵管,各注浆封堵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注浆封堵车连通,此外注浆承载管下端面另分别与一条承载立柱连接。其修复加固方法包括初步承载,冒顶区域强化承载及封堵定位等三个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环境适应能力强,通用性及施工灵活性好,可实现快速对巷道冒顶进行强化加固,提高巷道顶部建筑建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施工中,可有效的降低施工作业的劳动强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和使用方法,属于注浆封堵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1、在进行矿产资源开采,隧道施工等作业中,由于地质结构形变等因素,巷道发生冒顶事故时有发生,给生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开发了多种的巷道冒顶修复技术或设备,但当前在进行注浆修复时,均采用的传统注浆技术和设备,虽然可以满足实际施工作业的需要,但导致注浆作业施工效率较低,无法及时对冒顶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安全防护,同时注浆修复作业时,也不同程度存在注浆设备易受到工作环境限制、施工工作难度、施工劳动强度及成本也均相对较高,从而导致当前巷道冒顶修复作业时,往往易因不能及时进行止损防护而导致损害增加,同时也导致次生灾害风险发生的风险提高。

2、因此针对这一现状,需要开发一种可适用于各类巷道结构,且施工工艺简单、设备操作灵活性和安全性好的封堵修复设备及相应的封堵修复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及方法,以克服以上缺陷满足实际设备运行工作的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包括承载立柱、承载网板、注浆承载管、注浆封堵管、导向管、注浆封堵车,其中所述承载网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格栅板结构,所述承载网板包覆在巷道顶部外侧并与巷道顶部平行分布,同时所述承载网板通过若干注浆承载管与巷道顶部连接,且各注浆承载管环绕承载网板中心均布在承载网板边缘处,各注浆承载管上半部有效长度的至少80%嵌入在巷道顶部岩壁内,各注浆承载管轴线与承载网板板面呈30°—90°夹角,同时各注浆承载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注浆封堵车连通,所述导向管若干,环绕承载网板轴线均布,且各导向管分别嵌于承载网板内,同时导向管上半部通过承载网板嵌于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包括承载立柱、承载网板、注浆承载管、注浆封堵管、导向管、注浆封堵车,其中所述承载网板为横断面呈矩形的格栅板结构,所述承载网板包覆在巷道顶部外侧并与巷道顶部平行分布,同时所述承载网板通过若干注浆承载管与巷道顶部连接,且各注浆承载管环绕承载网板中心均布在承载网板边缘处,各注浆承载管上半部有效长度的至少80%嵌入在巷道顶部岩壁内,各注浆承载管轴线与承载网板板面呈30°—90°夹角,同时各注浆承载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注浆封堵车连通,所述导向管若干,环绕承载网板轴线均布,且各导向管分别嵌于承载网板内,同时导向管上半部通过承载网板嵌于巷道顶部岩壁内,下半部位于承载网板下端面下方,同时每条导向管内均设一条与其同轴分布的注浆封堵管,所述注浆封堵管有效长度的至少80%嵌入在巷道顶部岩壁内,各注浆封堵管轴线与巷道顶部呈40°—90°夹角,同时各注浆封堵管分别通过导流管与注浆封堵车连通,此外所述注浆承载管下端面另分别与一条承载立柱连接,并通过承载立柱与巷道底部连接,同时所述承载立柱轴线与注浆承载管轴线呈0°—60°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立柱包括承载底座、翻转机构、液压支柱、承载柱、抱箍,其中所述承载底座与巷道底部连接并平行分布,所述承载底座上端面设翻转机构,并通过翻转机构与液压支柱下半部铰接,且所述液压支柱轴线与承载底座上端面呈0°—90°夹角,所述液压支柱上端面与一条承载柱连接并同轴分布,所述承载柱外侧面设导向滑槽,并通过导向滑槽与至少两个抱箍间滑动连接,所述抱箍轴线与承载柱轴线平行分布,且各抱箍沿承载柱轴线方向均布,所述承载柱通过抱箍与注浆承载管连接,且抱箍包覆在注浆承载管外并与注浆承载管间同轴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巷道冒顶注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承载管包括连接管头、注浆锚杆、强化板、爆破膜、锚固剂、滑块,其中所述注浆锚杆上下端面与连接管头间连接,并通过连接管头与导流管连通,同时注浆锚杆外侧面与承载立柱的抱箍间连接,所述注浆锚杆上半段的侧壁上均布若干环绕其轴线均布的注浆口,所述注浆口内和注浆锚杆前端面内均设一个与其同轴分布的爆破膜,所述注浆锚杆内设一个与其同轴分布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注浆锚杆内侧面间滑动连接,且滑块与注浆锚杆前端面处爆破膜之间的间距为0至注浆锚杆长度的20%,且滑块与注浆锚杆前端面处爆破膜之间的注浆锚杆内设锚固剂,且滑块与注浆锚杆前端面处爆破膜之间的注浆锚杆的侧壁上不设注浆口,所述强化板若干,每个强化板均包覆在一个注浆口对应的注浆锚杆外侧面,所述强化板为与注浆锚杆同轴分布的圆弧状板状结构,且强化板在水平面上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庆华蒋恒兰树员张学景刘二层宋青德徐付军王玉新汪超巩志力魏潮洋赵永志曹旭张道文侯华营宋常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