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胶工装及定子组件。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为了防止对定子灌胶过程中发生溢胶现象,常见的方法是采用注胶设备精准控制灌胶量,防止胶水溢出,但对于不借助注胶设备或者采用注胶设备仍出现溢胶的情况,缺乏进一步的防溢胶措施。
2、因此,有必要对以上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溢胶的灌胶工装,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灌胶工装,所述灌胶工装包括芯轴和底座,所述芯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分别位于所述芯轴的两端,所述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灌胶工装还包括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包括第一口部,所述第一口部位于所述芯轴,所述第一口部与外界大气连通,所述导流部的至少部分侧壁部自所述第一口部向所述底座延伸。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灌胶工装,当灌胶液超过所需灌胶高度时,多余的胶水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胶工装,所述灌胶工装(1)包括芯轴(11)和底座(13),所述芯轴(11)包括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所述第一端部(111)和所述第二端部(112)分别位于所述芯轴(11)的两端,所述第二端部(112)固定于所述底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部(14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11)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一口部(141)设置在所述芯轴(11)的侧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4)还包括第二口部(142),所述第二口部(142)和所述第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工装,所述灌胶工装(1)包括芯轴(11)和底座(13),所述芯轴(11)包括第一端部(111)和第二端部(112),所述第一端部(111)和所述第二端部(112)分别位于所述芯轴(11)的两端,所述第二端部(112)固定于所述底座(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部(141)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111)的端面,和/或,所述第一口部(141)设置在所述芯轴(11)的侧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部(14)还包括第二口部(142),所述第二口部(142)和所述第一口部(141)分别位于所述导流部(14)的两端,所述第二口部(142)位于所述底座(13)的底部,所述第一口部(141)和所述第二口部(142)相连通,所述第二口部(142)与外界大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工装(1)还包括凸台(12),所述凸台(12)包括第一连接部(1211)和第二连接部(1222),所述第一连接部(12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222)分别位于所述凸台(1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1)为尼龙芯轴,所述凸台(12)为尼龙凸台,所述底座(13)为尼龙底座,所述芯轴(11)、凸台(12)、底座(13)一体成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1)为尼龙芯轴,所述凸台(12)为尼龙凸台,所述底座(13)为金属底座,所述芯轴(11)和所述凸台(12)一体成型设置,所述凸台(12)和所述底座(1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1222)和所述配合部(131)螺钉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灌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11)为尼龙芯轴,所述凸台(12)包括第一凸台(121)和第二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